从 西 江 苗 寨 到 凤 凰 古 镇

2009年端午节前后,感谢老友的安排,我在贵阳逗留了一周,其间圆了长久以来一直未实现的一个梦,回故乡湖南看看。这一趟旅行不仅美梦成真,而且还走遍凤凰古镇街道上每一块古老的石板。虽没探访到三国周郎的高风傲骨,却用心灵倾听了沱江的细诉。

游凤凰古镇纯粹是偶然,贵阳新世纪外国语实验中学校长老友向泓,好心安排我先去黔东南体验风土人情,探访世界最大的苗族定居点--西江千户苗寨,随后去凯里品尝贵州地道的酸汤鱼。本来午餐后就要取道经过黔东南一个古镇返回贵阳,在查看地图确定路线时发现,凯里距离湖南西部边界只有一百多公里,如果取道贵州东边重镇铜仁去旅游胜地凤凰,只需开车两个多小时,于是当机立断去凤凰游山玩水一偿夙愿。

为我驾车的是贵阳利尔集团总裁特助、年轻有为的小毛,他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主修电子商务,人很风趣健谈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从小朗诵经文,背得滚瓜烂熟。有如此干练的保镖,我在前座放心的呼呼大睡。沿途高速公路上周末竟然很少有其他车辆,我们像是包下几百公里长的高速公路,一路畅行无阻。只是进入湖南境内后,由于修路必须改道,要走一段两公里长,像月球表面一样要命的破路。好在痛苦是有限的,在乡间小路上小毛展现出他卓越的驾车技术。我们终于在黄昏时分,抵达凤凰古镇的虹桥口。

石板路上巧遇一位导游新手、一位身材瘦小有点胆却的苗族女孩。她愿意充当一天收费五十元人民币的地陪。由于周末人潮拥挤停车困难,我们只好弃车步行,走上连接古镇两岸的虹桥。第二天我们才知道,这条桥大有来历,它是当年高人指点,用来破解明朝皇帝朱元璋,下令斩断凤凰龙首龙身风水,以防地杰人灵宝地,日后出现一位篡夺大明江山的人才而修建的木桥。

我们选择住在凤凰最豪华唯一的四星级旅馆,打了折扣一晚房费288元人民币。稍作休息,我们就去旅馆旁边不远的餐馆用晚餐,体会湖南人款待游客的热诚。熏腊肉果然名不虚传一吃难忘。

凤凰菜的最大特色是辣酸、香浓、炒功一流。被新西兰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小城的凤凰古镇有三多:中外游客多,餐馆高脚楼旅店多,酒吧多。在桥洞下十多位来自中国各地的学生,在吉他伴奏下,大声高唱一些民歌和校园歌曲,他们也欢迎游客加入行列齐声欢唱。

没有月色的夜晚,我们信步走到河畔倾听流水的细诉。我多么盼望能触及到沱江保护神的双手,领会顿悟的智慧。虹桥在灿烂灯光照射下,又是另一番风貌。我们决定早点休息就寝,恢复体力,以便第二天好好欣赏凤凰古镇的庐山真面目。

苗族姑娘导游一早就来旅馆,敬业精神可嘉。她辛苦努力工作,是为了帮助学护士专业的妹妹能早日学成就业。在她的引领下,凤凰所有的景点我们都实地去参观,趣闻典故一箩筐。

凤凰不仅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名胜古迹尤其多。城墙内有古代城楼、明清木造古院,依稀可辨昔日的风采。沱江从古远流淌到现代,它见证过多少辛酸,多少悲欢离合,仍然静静的安然的、无怨无悔流淌下去。凤凰城外有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城下有艺术宫殿奇梁洞,还有建于唐代的黄丝桥古城,南方长城座坐落郊外十公里处。

历史上凤凰名人贤者辈出,他们包括当年为维护民族尊严,怒斩外国不法传教士的一品钦差大臣--贵州提督田兴恕、定海浴血抗英万古流芳的民族英雄郑国鸿、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总理有湖南神童之称的熊希龄、文学家沈从文以及当代国画大师黄永玉。

留给游客较深印象的,还有大块挂在店铺墙上的湖南腊肉、猪头肉、公园里栩栩如生的铁凤凰、明代留下的红衣大炮以及农民在沱江边上叫卖的野蜂蜜。不少青年人流浪到了凤凰,受到此地浪漫气息吸引,就长久呆下来,一呆就是半年,还舍不得离开。

由于第二天整天徒步旅行,原定下午就要启程返回贵阳,我们商量后决定多呆一个晚上,多逛逛入夜后的古镇,睡一个好觉第三天一早六点钟开车回去。我对研究凤凰地方菜很有兴趣。导游热心的介绍说,凤凰有十大地方菜美食包括:血粑鸭子、酸鱼、隔年熏腊肉、板栗炖鸡、罐罐菌(又称罗汉菇)、糯米腌酸辣子丸、小米粉蒸肉、菜肉腐、椒包糯米酸辣子以及酸汤煮豆腐。

第二个晚上,在灯火通明的食街大排档,小毛提议尝尝显然很受大众欢迎的烧烤。天哪!大热天吃烧烤,非得有能耐才吃消得了。真便宜!一串才一块钱,青菜、豆腐、鱿鱼、鱼丸、野菜… 花样真多!既然小毛吃的津津有味,我只有舍命陪君子。

在路边摊,藏族女子沿桌为食客表演卡拉OK曲子,一首歌五块钱。歌声甜美,具有天赋的好嗓子。她使用随身佩带的小扩音器,功能不错,声音大小刚刚好。这种随身唱,肯定会在澳大利亚畅销。虹桥边上,摄影师主动降低价码,一张五寸照片,连塑胶膜套才五块钱,比平常便宜了一半。谁又能拒绝他的好意呢?我把在凤凰拍摄的一百五十张精选照片,全交给这位老乡去处理。他再度降价到两块钱一张。为了赚三百元,他一直忙碌到凌晨一点钟,才用电话联络我们给他开门取照片。

小毛和我准时在六点钟驾车驶离凤凰古镇。六个多小时之后,我们赶上在贵阳花溪与向校长共进午餐。其余的都是历史了,只有翻阅实地拍摄的精彩镜头,才能慢慢回味走马看花摘取的点点滴滴。

2009.6.25 写于上海

点击下载本文图文并茂最终版(PDF格式)

精彩留言汇总


王老师简介

从六十年代开始在东西方从事电台广播与英语教学工作的王恩禧老师,具有四十多年工作经验。在他的字典中,独独找不到退休这个字 。

点击此处留言>>>

中国上海冬网 版权所有
Winter制作维护
Copyrights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winter@dragontv.org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