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标准名称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指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所导致,且包括发热、肺炎等症状在内的传染病流行引发的事件。疫情最初被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华南海鲜市场爆发,随后发现首宗及初期个案并非全部在此。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来源尚未找到,传播途径及扩散程度尚不明确,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的专家相信,该病毒可以人传人,分析指潜伏期亦具传染性。
最早的已知病例出现于2019年12月1日。首个前往医院就诊病例的症状发生于12月8日。12月下旬开始出现围绕到访华南海鲜市场的大量病例,共占到最初41人中的27例,然而有14人没有接触史。2019年12月30日晚间,多份由武汉市卫健委于12月30日发出、有关“不明原因肺炎”的文件在网上广传,武汉市疾控中心翌日向传媒证实文件属实,并开始向公众通报病例,指正在查证是何种肺炎。2020年1月7日晚上9时,专家检测出病毒为新型冠状病毒。1月13日起,泰国及日本等地陆续确认来自中国大陆的输出个案。由于邻近春節疏运期间,大量人员已经流动至外省返乡,2020年1月中筛检试剂盒开始发放后,1月20日起,包括广东、北京、上海等地,中国大陆除武汉外其他地区开始大量通报有确诊病例,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呼吁民众戴口罩及避免前往武汉,时任武汉市长周先旺及中国国家卫健委亦先后呼吁民众不要进出武汉。不过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因没有证据证明口罩能有效保护没有生病的人,故没有呼吸道症状的一般人无需戴口罩,不过可依据当地地区的文化习惯佩戴之。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1月20日发布公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1月23日,武汉市开始实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封锁疫区”措施。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于2020年1月23日凌晨发布公告,自当日上午10时起全市公共交通停运,至下午湖北省内部分高速公路出口也已经封闭。而继武汉之后,湖北多地亦陆续采取不同程度的“封城”措施防止病毒蔓延。
1月26日,为了防治疫情,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议指出采取适当延长春節假期、调整学校开学时间等措施,减少人员流动。之后,国务院办公厅发表关于延长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将春節假期延长至2月2日(农历正月初九),并宣布延迟各地大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有部分地区公告域内除保障城市运行所必须行业外,企业复工不得早于2020年2月9日24时。
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此次疫情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疾病名称
初期鉴于肺炎病例原因不明,并正进行病原鉴定及病因溯源等初步调查,因而称之为“不明原因肺炎”。
香港《经济日报》及《苹果日报》等传媒、台湾联合新闻网等传媒、及新加坡《联合早报》、英国广播公司等称之为“武汉肺炎”,而《星岛日报》及《澳门日报》等媒体称之为“武肺”。《卫报》、《纽约时报》等媒体称为“武汉冠状病毒”。
1月8日,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将其命名为“严重新型传染性病原体呼吸系统病”。1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同日将此种病毒引发的病症称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国大陆媒体及大部分香港媒体如香港电台、商业电台及NOW新闻台在报导时,常常采用“新冠肺炎”、“新冠病毒”略称。1月15日,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将其称为“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1月17日,日本内阁官房及厚生劳动省将其称为“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感染症(日语: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に関連した感染症)”
背景
武汉在中国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有九省通衢之称,也是华中地区的中心,中国的铁路动脉之一京广线途经此地,也是铁路干道沪汉蓉线的重要站点。除去陆路与水路的客流量,2019年全年,仅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2715.02万人次,其中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310.6万人次。且病发期间正临近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春运所带来的巨大流量造成了感染扩散。这多种因素的叠加对疫情的控制有着很大影响。疫情爆发后,武汉本地交通部门,厦门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北美营销中心有相关政策延伸,但东航首页还无法查询)等积极响应第一时间发布相关的交通管制或退订票政策,而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成都航空公司等政策滞后。防止疫情进一步扩展,一些国际航空公司暂停往返中国航班
病原体
2020年1月1日上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穿着防护服至华南海鲜市场采得585份样本。同月7日晚上9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获得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经核酸检测方法,共检出新型冠状病毒阳性结果15例,从1例阳性病人样本中分离出该病毒,电子显微镜下呈现典型冠状病毒形态。专家组认为,本次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的病原体初步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病毒的基因相似不能等同于病毒的致病能力相似,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和MERS冠状病毒虽同属于冠状病毒,但基因进化分析显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亚群分支,它既不是SARS,也不是MERS,它们的病毒基因序列差异比较大。
2020年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和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等机构,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期刊上发文,发现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属于Beta冠状病毒属(Betacoronavirus)。Betacoronavirus是蛋白包裹的单链正链RNA病毒,寄生和感染高等动物(包括人)。在进化树的位置上,与SARS病毒和类SARS病毒的类群相邻,但并不属于SARS和类SARS病毒类群。
病毒来源
2020年1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受央视采访时称,基本上还不清楚的新型冠状病毒源头是来自什么动物,只是从各方面的流行病学调查的话,是来自野生动物。
2020年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上发文,初步判定进化来源为寄生在果蝠的HKU9-1冠状病毒,推测武汉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如同导致2002年“非典”的SARS冠状病毒一样,新型冠状病毒在从蝙蝠到人的传染过程中很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间宿主媒介。
2020年1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是武汉一家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
1月26日,中国国家卫健委在记者会上表示病毒传播源头仍然不明。
1月26日,《科学》杂志发表的一篇报道指,研究者通过追踪发现,已知最早出现的病例为去年12月1日,该病例与华南海鲜市场无接触史,该病例和后续病例之间也没有发现流行病学联系。第一批中最早的4个病例中,有3人没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而第一批全部41个确诊病例中,总共有13个病例与华南海鲜市场无接触史。论文通讯作者、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曹彬表示,“现在看起来很明确,华南海鲜市场不是唯一的疫源地。”美国乔治敦大学传染病专家丹尼尔·卢西(Daniel
Lucey)表示:“13个人和这个市场没有任何联系。这不是个小数字”,如果数据真实准确,那么最早的感染可能发生在2019年11月。因为在感染和症状出现之间有一段潜伏期[98]。他表示如果是这种情况,新型冠状病毒最初可能源自其它地方,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在人群中消无声息地传播,随着传播到海鲜市场后,才在12月下旬出现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的大量病例。
传播方式
2020年1月14日,据路透社报道,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新型冠状病毒“已经”有限度人传人,之后修改报道为“可能”有限度人传人,世卫随后对发电邮查询的传媒澄清并无证据显示病毒人传人,并在社交网站上表示中国政府初步调查找不到清晰人传人的证据。
1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亚沙雷维奇回复台湾中央通讯社的电邮查询,指根据最新资讯及分析,已有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存在有限度人传人,同时补充指尚无明确证据显示人际间有持续传播,暂无法评估整体的人传人范围[101]。英国广播公司(BBC)亦于1月20日获世卫回复密切接触者间发生了有限的人传人,同时指多个消息源透露武汉同济医院有医护人员怀疑感染[49]。武汉官方的说法则是不能排除人传人可能,但持续人传人风险较低,认为疫情是可防可控;中国国家卫健委同时指病毒源头及传播途径尚未查明,仍需严密监控可能的病毒变异。
1月20日晚间,中国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专家钟南山在接受央视新闻直播采访时表示,根据目前的资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肯定的人传人:“在广东有2个病例,没去过武汉,但家人去了武汉后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现在可以说,肯定的,有人传人现象”。他又透露围绕一名病人,已有14名医护人员出现医疗照顾相关感染(随后证实是进行神经手术时感染),指是非常重要标志,又表示95%病例与武汉有关,呼吁民众可戴口罩预防及如非必要勿前往武汉。
1月21日,早前只说存在有限度人传人的世界卫生组织在Twitter上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能存在持续人传人情形[106]。同日,曾到访武汉实地考察的中国国家卫健委武汉肺炎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王广发向香港有线新闻确认他已感染。王广发表示自己从武汉回到北京后,左下眼先出现结膜炎,然后发热,他推测自己是经眼部结膜感染,认为当时没有戴防护镜是防护盲点[108]。曾去武汉视察情况的香港大学医学院讲座教授袁国勇相信疫情可能已经进入第三波传播(家庭及医院传播),若在社区大爆发有机会重演2003年SARS事件[109]。中国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认为武汉1名患者感染十多名医护人员是医院防控不足,此患者可被认定为超级传播者,表示此新型肺炎暂无特效药。德国权威病毒专家德罗斯登则在2020年1月22日做出表示,武汉不明肺炎是新型的病毒,但严重程度不如SARS,然而疫情正好在农历春節交通高峰期前夕爆发,对防堵相当不利。
1月22日,中国国家卫健委承认已经出现人传人及医务人员感染,病例主要与武汉相关,并存在一定范围社区传播,主要是呼吸道传播,病毒存在变异的可能,病毒有机会变异及进一步扩散,并指出未发现有超级传播者。当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二版)》。方案提到,武汉肺炎的潜伏期最长约为14天,病例存在人传人情况,潜伏期可能无传染性。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表示,根据目前的流行病学认知,新型冠状病毒对于儿童等年纪小的人不易感。但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则认为,儿童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的说法论据不充分。此外,中国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称,新型冠状病毒可用75%酒精杀灭,且不耐高温,目前致死率比H7N9低。
1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试行第三版)》。与第二版诊疗方案相比,新方案新增表述“出现无武汉旅行史的确诊病例”。试行第三版方案提到,截至目前搜集到的病例,显示无华南市场暴露史病例在增加,并出现了聚集性病例和无武汉旅行史的确诊病例,而且在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了来自于武汉的无明确市场暴露史的确诊病例。对于儿童,卫健委的第三版治疗方案认为对儿童年轻人感染力较低,但被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指说法不充分。
1月24日,武汉金银潭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团队在著名医学期刊《柳葉刀》刊发研究,分析了首41位病人之后,指出病毒可以有效人传人,且初期未必出现发热等症状[37]。研究又指出其中27人去过华南海鲜市场,12月1日发病的首位患者,以及随后发病的3位中2位患者未去过华南海鲜市场,并有一个家庭集体感染[36]。研究还发现,在这41位病人当中,死亡率已达到15%,与SARS相若[122]。而《柳葉刀》上另一篇由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等多名传染病专家发表的研究分析了一个深圳家庭,6人去过武汉后5人染病,另一人未去过武汉亦随之感染,攻击率达到83%,而其中一儿童患者染病后未有病征,显示病毒可能在患者不知道的情况下于社区散播。
1月26日,中国国家卫健委在记者会上表示透过分析临床资料,显示病毒传播力似乎有所增强,传播速度较快,认为疫情进入严重及复杂时期,相信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又指病毒潜伏期介乎1至14日,大约为10日,与SARS不同的是,潜伏期亦具备传染性。
1月28日,中国国家卫健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显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接触传播;潜伏期一般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同源性达85%[125]。
1月31日于杭州举行的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教授陈志敏表示,如果怀孕母亲感染,新生儿亦有感染可能性。而在当日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会上,中日友好医院肺炎防治专家组组长詹庆元表示已经痊愈的武汉肺炎患者还是有再感染的风险[127]。
2月1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发现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首发症状仅为腹泻。晚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透露,在某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说明新型冠状病毒很可能通过粪口传播。研究团队提醒针对患者呕吐物、粪便等应做好个人防护。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时应重视手部卫生,尽可能避免与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
2月2日,中国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推翻先前儿童不易感或感染力较低的说法,明确儿童及孕产妇是易感人群。
2月3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次在确诊患者家中的门把手上发现了病毒的核酸。
检测方法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由于当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尚未完成研制,1月16日之前武汉市对疑似病例的样本检测流程为,首诊医院通过预检分诊、结合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胸部影像检查,经专家组会诊后确认疑似病例并采样,由辖区疾控中心将样本转运到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交省疾控中心代转运到位于北京的国家指定检测机构进行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每天可检测样本200多份,结果返回约需要3至5天。
1月11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武汉中心医院、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联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在Virological网站上发布了“武汉肺炎”病例中的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133]。在中国疾控中心测出并公布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序列后,多家生物科技公司随即根据病毒基因序列进行了相应的PCR检测产品设计[133]。1月14日晚,硕世生物公告称,针对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公司基于荧光PCR的技术于1月13日开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以及冠状病毒通用型核酸检测试剂盒。1月15日,华大集团发布文章称,华大基因下属深圳华大因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1月20日,达安基因及西陇科学也表示研发出病毒检测试剂盒[134]。辉睿生物一位技术人员表示,多家公司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采用的主流检测原理是荧光PCR检测,利用引物探针去扩增病毒靶序列,根据目前中国疾控中心出的诊疗方案中提供的三个靶点,有任何两个靶点呈现阳性,都可以断定病毒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检测结果若呈阳性就会呈现出一条曲线;阴性就是一条平线。
武汉市卫健委指,1月16日湖北省收到研制出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后,病毒检测速度大为加快,每天可检测样本数升至近2000份,预计从采样开始到结果返回约需要2天左右的时间。
1月19日,国家卫健委通报称,已向全国下发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要求各地加强检测。1月20日起疫情大量通报后,部分委托商获悉缺货情况,已通知员工于年前回到工厂加班生产,确保春節期间筛检剂供应。
定性
世界卫生组织紧急小组于1月22日在日内瓦举行会议,以确定是否将此次武汉肺炎疫情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种罕见的名称仅用于最严重的流行病。由于第一次会议未能达成结果,世界卫生组织决定23日继续开会,并决定是否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宣告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1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声明,称“宣布其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时尚早。”欧洲中部时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此次疫情构成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年1月20日发布公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简称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成为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甲型H1N1流感之后中国大陆第五种曾达到此等级的传染病。亦是“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级别中,当前正在生效的三种传染病之一。
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20年1月15日卫授疾字第1090100030号公告,新增“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为第五类法定传染病(第一类为最高级别、第五类为最低级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