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外面走走
母亲生我时年近四十,而现在我已进入而立之年,脑海里却常常浮现出她的音容笑貌。
“我这辈子也值了,日本人见过,中央军见过,八路也见过……”每当说到这里,母亲往往怅然若失,“只是还没有坐过火车,到外面看看……”——母亲是个典型的曾遭封建制度压迫的农村妇女,一辈子没有出过远门。
长大后,我考进外地的一所大学,第一次坐上火车,阅览了远方的景色,学问有所增长。这才明白,去远方几乎是人类童年乃至少年时代的梦想,这种梦想一直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母亲的遗憾只是那个时代赐予她的一双小脚,在某种程度上羁绊了她路程的远行。

后来国门大开,中国人走出去,外国人走进来,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去欧美,而在我居住的这个小县城,澎湃的出国潮则是由于婚姻关系涌向东方的日本。
我,我也想出去走走,想到国外开开眼界么?
当然想,走考托福公费留学的道路吗?这似乎很不现实,做了将近十年的中学教师,如何托法?——应该说这条道路对我来讲简直是蜀道难;走自费留学的道路么?我农民出身的家庭能供我念完大学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而我自己一年的工资也仅够去日本的一张单程机票。
想起中国一个古老的成语:井底之蛙,是讽刺那些视野狭窄、孤陋寡闻之人的。现在想,蛙也未必真愿呆在井里受人的嘲弄,只不过囿于眼前的现实,无能为力罢了——真羡慕本世纪初的出国勤工俭学,可惜那种机会一去不复反了。
岁月不饶人。看来,母亲坐火车到外面走走的愿望,这个世纪由我实现了,而我的想到国外去开开眼界的心思,只能等到六岁的女儿长大后实践了。
——写于1999年1月14日
注:此文曾获BBC中文部举办的“迎接千禧年世纪征文”并获奖,因此我被BBC英国广播公司中文部邀请到英国观光,时间是1999年末2000年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