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网


安徽篇:民生(4)说不出味道的臭徽菜
2002年05月20日 14:26
 

胡一虎:安徽这块地方好东西不少,除了有好看的皖南建筑,除了有好听的黄梅戏曲,还有好吃的徽菜,但是徽菜却让我感觉它好像跟黄梅戏又有一点关系,从极盛到衰落,而它可以说比黄梅戏更惨的一点,是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徽菜曾经是八大菜系之一,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发生这样情况呢?那一位可以告诉我?请。 请您评论

潘小平:徽菜它的兴起是因为徽商的兴起,因为当时徽商经商在全国经商名负天下,就把徽菜带到了全国各地,也因为当时徽商在中国经济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徽菜就火起来了。那么徽商败落以后,徽菜接着就是基本上走向衰落了。它主要衰落的原因就是在取材比较困难,你比如它材料要求石鸡石耳,它这个本身材料的局限性非常大,所以我觉得呢,如果要想让徽菜重新火起来,如果有眼光的商家在京津沪各大城市以打出徽菜牌子以徽商为号召,经营理念上以诚信为号召,材料上以石鸡、石耳为号召,风味上出点怪招。过去徽菜那种重油重色,现在许多比如川菜也重油重色,那么可不可以打另外一张牌,就是徽菜里头有“臭”。

胡一虎:臭,臭徽菜。今晚大家一块来吃臭徽菜,好不好?我尝过了,臭桂鱼蛮臭的,但好吃。谢谢。

王鲁湘:徽菜我觉得它是个很难普及的一个菜,就是我们从严格意义上的徽菜,就是因为它的原材料,它就是徽州周围山里头产的山珍,因为徽州周围的山都是石头山,它依附在石头缝里头,小溪沟里头,包括岩石上这种山珍数量非常有限。你说这么有限的这种山珍,怎么能够作为一个普及的菜系,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吃着呢?!所以我觉得我给徽菜的一个定义是什么呢?我比较了几大菜系后,我觉得徽菜是菜中之“隐君子”“山林隐士”,他就人数群就很少,所以我觉得应该把徽菜在全国的最高级的一些都市的一个最高雅的最僻静地方,给那些最高级的文人雅士来吃,但价格可以抬得高高的。

侯卫东:我赞成王老师的观点。徽菜它有一种从制作到采摘,到最后把菜做好,它有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别的菜没有。

崔之清:我说徽菜能够不能够发展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徽菜的原料能够不能够改进,或者能够不能够人工养殖;第二个就是我们新一代的徽商什么时候产生。

牛群:我看徽菜色香味最大的特色不讲,我吃了这么多的徽菜,我记不住徽菜的特点,所以说王老师说的我就特别赞同,“隐士”道家之菜的菜系。越突出的,这都是福祸相伴的了,好坏相伴的事越突出的,可能伴随着就要往下衰落,越不显的不显山露水的,可能是于无声处听惊雷。

王鲁湘:要引到你那庄周故里去?

牛群:好。所以说回去咱们从老庄的故里开始,对于徽菜怎么让吃了之后,让大家吃完之后觉得好吃,但是总结不出来,觉得奥妙无穷,唉呀,下回还想吃,还吃什么?点菜点不出来。

胡一虎:好,谢谢。我综合六位嘉宾的说法,就把是徽菜带到这二十一世纪,我们就用新的广告词:欢迎来品尝说不出味道的臭徽菜。行吗?OK,那我们刚刚看完徽菜的特色之外,其实对安徽人来说,安徽人过去的骄傲还真不少,刚刚谈的是吃,接下来这个东西更是安徽人过去的骄傲。歙砚怎么走向它的未来?这个问题我请教六位嘉宾帮我回答。

潘小平:我每次或者开会或者到皖南去,我也也是去买一点砚台、笔、墨买回来,但是我买回来就把它放到那就忘掉了,永远不会想起来。它对于我来讲呢,它不是承载我生命的一种东西,所以我非常担心,就是当我们的书房里只有电脑的位置的时候呢,文房四宝的位置可能就要没有了。

胡一虎:这个问题我想这些大学生们,好 请。

大学生:我想这个应该是不会的,因为我本来是学美术的,做为画画来讲,平时广大同学喜欢练字的同学,我想他一定会拿毛笔练字,不会拿键盘或者鼠标去练字。

胡一虎:好,你刚讲广大的同学,我听听看其它广大的同学是不是跟他一样?来请,你不要告诉我你是书法系的,有没有这个系。

大学生:我是计算机系的,所以说文房四宝也许对我将来以后用处不是很大了。我觉得计算机可以写一些文章都能够在计算机里面写,它只能够做为一件艺术。自己陶醉的时候可以用它一下。我们可以把文房四宝当作安徽一个历史我们可以回味它。

胡一虎:谢教授。

谢国兴:我想文房四宝的时代它跟读书人的密切关系是一去不复返了,这个大概不需要争论,但是文房四宝有哪一些部分未来是不是升华成为一种艺术品形式来欣赏,来保存,我觉得还是可能的。除了它的实用性,它的局限性范围会越来越小,但是它的艺术的形式跟价值应该会越来越高。

胡一虎:我们谈了半天谈到这文房四宝中好东西,没有好手来展现根本不知道它好在那里,最好的文房四宝,你放在我们所有的人手里可能写不出来,可能糟蹋了文房四宝。所以我要请出一位真正的书法家,我们热烈的掌声来欢迎方茂鸿先生。

(方先生挥毫泼墨写下:纵横中国)

胡一虎:在了解了安徽风情之后呢,今天《纵横中国》就进行到这儿,别忘了下周同一时间《纵横中国》民生篇,让你了解现在的安徽的民生。下周见,再会。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

 
 
 

 

 


建议使用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800X600以上分辨率进行浏览。

版权所有 冬网 1999-2003
Copyright © 2000 Wint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更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