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安东尼·高迪,就要从我踏入巴塞罗那那天开始,我的所有感官,全部被他的作品,他的建筑风格所折服。他的马赛克装饰风格,他的自然物装点,他的弧线运用……都深刻的刻入我的脑海中,让我对其惊叹不已,记忆犹新。
他的建筑,让我们在钢筋水泥包围的城市中,还能感受到自然界原始的气息。看他设计的建筑,屋顶犹如一个巨大的彩色蜥蜴,盘旋在石墩上。
走进他设计的室内空间,你会觉得深陷在了海底世界,到处可见海底的漩涡状,被设计成了旋转楼梯,房顶等。墙面的线条,如同波浪,此起彼伏。那些零星的海中生物,四处悄然点缀,像似悦耳的音符,静待你去发现它优美的旋律。都说建筑是凝固了的音乐,然而,我却觉得他的建筑是流淌的生命。
让我更为震撼的是他设计的圣家族大教堂。回忆当时,我站在圣家族大教堂前,那雄伟的前大门,让我感觉到生的气息。仰头观望,那就是“生门”。
站在生门之前,我抬头望向那无数个凹凸不平的尖角里,藏着不同的场景。我知道,这是在叙述耶稣的诞生。细看,那些凹凸不平的石面,原来刻画的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绿叶。那种繁荣,春意盎然的景色,让我感觉到那种神圣是大自然赋予的。
来到教堂的大堂中央,我屏住呼吸,因为景色实在是太美了。都说一个成功的建筑师,同时也是一个会运用光学原理的光学大师。透过彩色玻璃射进来的光和教堂顶部从圆洞中透进来的日光交织在一起。那种深入丛林的神秘感,让我望向屋顶,甚至更远的地方……我想:这是这位建筑师利用了自然物的高耸,可能是撑天大树,可能是阳光透过相迭的叶片后的光点,把走进这里的每个人都引荐给了“上帝”。望上帝能保佑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吧。
我迷恋的望向那五彩的玻璃窗,那窗上的彩色玻璃呈现了春夏秋冬的色彩。有人说:那里的人觉得蓝色和绿色代表生机,而红色和橘色代表着死亡。回望整个圣家族大教堂就如走进了耶稣的一生般,带着人生的绚烂,走向死亡。耶稣受难日的那个镜头悬挂于教堂前端。
走出教堂,回望“死门”,高迪运用了几何形棱角的风格进行装饰,一个个切面,让人感觉死气沉沉,12个门徒也以切面的形式呈现建筑之上。所有的一切,在此时凝固了。
在这个教堂上,新旧的对比,生死对比是如此之凝重。时光似是只选择停留在了那个受难日,一切的生与死好似都在衬托耶稣的受难日。那些透出来的光,轻点我们每个人的脸颊,像是在同我们述说身为一个人的价值。
来到巴塞罗那,亲临高迪的建筑群,就特别想去了解高迪这个人,一个惯用石材来表现糖果屋,一个酷爱自然崇尚自然,一个运用马赛克让建筑富有碎片色彩,一个运用生物装饰让建筑富有生气,一个善于运用曲线,让这些死板的建筑动起来的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高迪。(完)

上图说明:本文作者秋静
点击此处阅读微信公众平台刊登的本文图文音并茂版。
注:如果您想与作者单独交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谢谢!

注:如果您想对以上文章发表观点、看法或意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谢谢!

推荐链接
▲谎言与真相的博弈——邂逅长篇纪实文学《重返1976:我所经历的“总理遗言”案》
▲2018年1月20号上海虹口图书馆现场讲座:当前我国周边地区的热点问题图辑
▲2018年05月19号上海虹口图书馆现场讲座:揭秘雍正皇帝继位之谜图辑
▲上海虹口区图书馆采虹书房读书会沈轶伦女士专场
▲上海虹口区图书馆采虹书房读书会刘常津先生专场
注:非本网站内容冬网概不负责,未经本站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信息及作品。
如果您想发表对本文评论,欢迎发送电子邮件winter@dragontv.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