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孤独的观众
时间:初秋的早晨。
江海市玫瑰公园内小广场。
一群中老年男女正两人一组欢快的跳着交谊舞,他(她)们有的是两女为一组跳,有的是一男一女为一组跳,但多数是一男一女为舞伴的在翩翩起舞。
小广场边上的空地上舞伴们自己带来的移动音响播放着优扬的乐曲《美丽的茉莉花》伴随着乐曲跳舞的男女们在清晨凉爽的秋风中快乐极了!
小广场四周有几张靠背长椅,一些没有跳舞或不会跳舞的中老年人(多数是男的),三三两两的坐在长椅上,或看报,或互相交谈,或望着一对对跳舞的男女脸上流露出期盼的神情!
小广场大树下一张长椅上坐着一个看上去大约六十多岁的男子,服装齐整,梳理整齐的头发略有一丝花白,手腕上一块价值不菲的手表熠熠生辉。
他,顾晓天一一江海市某纺织厂的退休干部,在任时是副厂长。
现在他静静的坐在长椅上,眼望着跳舞的男女仿佛陷入了沉思。
第二天清晨
玫瑰公园的小广场内同昨天的场景一样,顾晓天依然坐在长椅上。
第三天同样如此。
第四天同样如此。
只不过在小广场的另一角一张长椅上多坐了一名妇女,这名妇女看上去只有五十多岁,衣着虽不十分张扬,却也颜色亮丽,裁剪得体,精心修饰过的面容虽掩盖不了岁月的年轮,也算是风韵犹存,面容姣好。
她,胡丽萍,此时正在不远处悄悄的打量着顾晓天,她已注意顾晓天多时了!
二、有了舞伴
第五天同样如此。
顾晓天依然故我的坐在长椅上一面看着大家跳舞一边不动声色的沉思着……胡丽萍也和前两天一样,在不远处悄无声息的打量着顾晓天。
然而不同的场景还是发生了。
一曲终了,跳舞的人们纷纷停下休息,胡丽萍站起身来,拢了拢头发,眼望着顾晓天好像在等待着什么。
稍倾,乐曲重又奏响,跳舞的男女们重又挽手走向小广场中央欢快的跳了起来。
胡丽萍略微的迟疑了一下,随即款款的向顾晓天走去。
“先生,能请你跳舞吗?”
顾晓天抬头一看,只见一名女子微笑的伸手邀请自己跳舞。这名女子看上去比自己年轻个七八岁,中等偏高的个头,身材轻盈中又透露出丰满,焗过油的粟色头发如瀑布般披在肩上,两眼充满着笑意,正笑盈盈的望着自己。
顾晓天的妻子两年前因病去世,儿子又在国外,两年多来顾晓天单身一人一直郁郁寡欢,为了打发寂寞的时光,经常到玫瑰公园的小广场来看人跳舞,他也喜欢跳舞,年轻时做共青团的工作也经常组织青年们跳舞,现在只是苦于没有心仪的舞伴,因此他只是每天看人家跳,自己并不进场。
现在一见有人邀请自己跳舞,而且又是自己看得入眼的女子,顾晓天心中一动,略微迟疑了一下,遂站起身来对胡丽萍优雅的说了声“谢谢"就和胡丽萍一同走进场地中央跳了起来。
三、重燃的爱情之火
连续几天顾晓天都和胡丽萍准时到公园里来跳舞,几天接触下来顾晓天似乎对胡丽萍有了感觉,自己一颗孤寂的心好像也有了些许春的萌动,他渐渐的对胡丽萍有了依恋,如果一天不见面,心里就觉得有一股浓浓的期盼之情!
经过几次的接触顾晓天对胡丽萍也有了大致的了解,胡丽萍,丈夫三年前因病去世,女儿在加拿大,她至今也是孑然一身。
一天顾晓天和胡丽萍跳舞结束后,像往常一样两人肩并肩的向公园门外走去,出了公园大门分手的时间到了,可是两人似乎都没有离开的意思,停下了脚步仿佛在等着什么。
顾晓天思索了几秒钟,对胡丽萍说“要不到我家去坐会吧”胡丽萍略显羞涩的点了点头。
自此后两人每天跳完舞后都会到顾晓天家去,两人的关系也日渐亲密,有时候胡丽萍也会留在顾晓天家过夜……
一天胡丽萍照例留在顾晓天家没走,两人亲热过后,顾晓天对胡丽萍说“我们结婚吧"胡丽萍说“我也想和你结婚,可是我不想连累你”,顾晓天说“能连累什么呢?”胡丽萍于是就将为了女儿出国留学,给丈夫治病欠了娘家人十五万元钱,这个钱不还掉怎么好意思结婚呢?说了出来。
顾晓天此时完全沉浸在爱的海洋里,也没顾得细想,就说“这个我来解决”胡丽萍听后高兴极了,主动扳过顾晓天的脸给了他一个长长的吻……
第二天顾晓天就给了胡丽萍一张存有15万元人民币的银行卡。
四、要不要报警
胡丽萍拿走了银行卡后的第二天没有在玫瑰公园出现,顾晓天心想她也许是去处理债务的事情了,为了保持自己绅士的形像,顾晓天连电话也没打给她。
第三天胡丽萍仍然没有出现。
第四天顾晓天一直等到公园闭园的铃声响起,也不见胡丽萍的踪影。拨打她的电话号只听到了听筒里传来了令人心烦的声音“对不起,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请稍后再拨”,稍后再拨依然故我。
第五天依然这样,顾晓天有点急了,很急了!
顾晓天连她住在哪里都不知道,也不知道她的名字是真的假的?
他考虑要不要报警,
他拿不定主意,
他考虑再三仍然拿不定主意!(未完待续)
注:本文主人公名为化名。
【作者简介】
李华铭,上海人,早年作为知青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工作十年,驻守过珍宝岛前线,在兵团时是中学数学教师,回城后在工厂从事管理工作,退休后经营一家眼镜店。爱好历史,文学和短文写作,自学法律大专毕业。
【相关链接】
*十五万元人民币(下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