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背景 字号      
千 山 萬 水 總 是 情 — 我 的 臺 灣 行 (第 二 部 分)
 
冬 季 到 台 北 来 看 雨
       ——平 溪 线 一 日 行 记

上传日期:2015-05-22 作者:Winter

旅遊是非常私人化的活動,有的人喜歡歷史古跡,有的人喜歡自然風光,更有人將旅遊簡化為單純的一個字----買或吃。我尊重這些人對旅遊所下的定義,而我心中的旅遊觀則是----看,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用心去看,用心去體會旅遊的真諦,感受千山萬水帶來的那份情。

---題記

繼民國一百〇三年(西元2014年)五月中旬首次寶島臺灣之行後,由於我對臺灣的那份情,民國一百〇五年(西元2016年)1月14日我的七天六夜的第二次臺灣之行開始了。

民國105年1月14日(星期四)

上海出發臺灣桃園國際機場

民國105年1月15日(星期五)

平溪線一日遊

民國105年1月16日(星期六)

龍山寺、觀總統選舉

民國105年1月17日(星期日)

九份、金瓜石黃金博物館

民國105年1月18日(星期一)

宜蘭礁溪、五峰旗景區、羅東鄉

民國105年1月19日(星期二)

新店、西門町、看電影《神鬼獵人》

民國105年1月20日(星期三)

新北市新店碧潭景區

連綿青山平溪街,
天燈放飛聞名揚。
十分幸福祈願來,
全家福裕丁興旺。
順山拾級九份街,
觀光人流絡繹來。
靜坐茶樓細品歇,
俯瞰山城點點帆。
冬季臺北來看雨,
九份十分敘衷腸。
聞名中華龍山寺,
有情有意拜佛香。
親歷小英選總統,
台海和平永流長。
礁溪溫泉醉怡人,
五峰瀑布伴晨光。
新店碧潭雨中行,
吊橋漫道中徜徉。
兩岸雖有紅綠藍,
八仙渡海赤風揚。
同根同祖同命運,
同歡同笑同歌唱。
思鄉何時團圓日,
統一豈待天荒老。
兩岸同攜驚世界,
中華夢圓耀國強。

這個只有36,000平方公里大的小小島嶼,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如此熟悉,卻又如此陌生,當你踏上這座小島,你要瞭解的,決不僅僅只有阿里山、日月潭等等這些我們大陸同胞從小學課本裡學到的自然景點。在我看來,在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更是這裡的人們。她們,都是寶島美麗的召喚與邀約!

都可以随便的,你说的我都愿意去,小火车摆动的旋律……

跟著這首梁靜茹好聽的歌曲《暖暖》,我開啟了小火車平溪線一日遊的旅程。

或許你沒聽說過平溪,或許你也不知道平溪在哪兒,但是這些足以喚醒你身心內的文藝細胞:你可以去看臺灣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裡的箐桐車站,可以去平溪觀人們放天燈許願,可以去十分賞瀑布和臺灣偶像劇《我可能不會愛你》裡主人公程又青走過的靜安吊橋,可以去猴硐邂逅可愛的貓貓……

這些都是旅行社不會帶你去的地方,但是當電影電視裡的場景與現實重合之後,會有不一樣的感觸。去寶島臺灣,當然首選自由行啦!

民國一百〇五年(西元二〇一六年)元月十五日8:55,我從臺北車站(第四月臺B側)踏上了1126次開往瑞芳的區間車,真是非常方便,不用去售票視窗買票,直接刷“悠遊卡”即可進站。我所搭乘的1126次列車,途經松山、南港、汐科、汐止、五堵、百福、七堵、八堵、暖暖、四腳亭、瑞芳,共十一座車站。其中暖暖車站就是梁靜茹的歌曲《暖暖》MTV拍攝地哦。

在很久之前,我和許多人一樣,認為“暖暖”僅僅是一首歌的名字,而某一天,在一篇遊記裡我才知道,原來在臺灣省基隆市,有一個地方就叫做“暖暖”,那裡有一座暖暖車站,於是在第二次出發寶島臺灣之前,我做足了功課,把這座聽上去好窩心的暖暖車站也加入了自由行攻略。

真是應驗了孟庭葦所唱的那首《冬季到臺北來看雨》,列車到達暖暖車站的時候,天空正在下雨,僅僅在列車停站的一兩分鐘瞬間我張望了這個因歌曲而聞名的小站。小站真的很小,完全顛覆了我對火車站的認知。沒有站前廣場,沒有售票廳,沒有候車廳,沒有任何工作人員,甚至連一座房子都沒有。一個月臺,一座天橋,一個告示牌,和一段橫穿而過的鐵軌,便是暖暖車站的全部。

將近十點鐘,列車到達終點站瑞芳車站。該站位於臺灣省新北市瑞芳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宜蘭線、深澳線的鐵路車站;深澳線過去曾有客運和貨運列車行駛,目前亦已停用。

由於瑞芳附近觀光景點眾多,此站亦為前往山城九份、金瓜石、平溪、深澳等地換乘車站,居樞鈕之輻輳。尤其以往九份的日本觀光客居多,本站是臺灣極少數站內有日文標示的台鐵車站。

民國一百〇一年(西元2012年),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開館後,將開行海科館(經深澳線) - 瑞芳 - 菁桐(經平溪線)的列車。我就是在該站換乘開往菁桐的平溪線列車,平溪線一日票價是80元新臺幣,一天內可在該線內任意車站無限次數上下車。

從瑞芳車站轉乘平溪線小火車途經的車站依次是猴硐、三貂嶺、大華、十分、望古、嶺腳、平溪和菁桐八座車站。

根據我的平溪線旅行安排,我乘搭平溪線抵達終點站菁桐車站,從這兒開始玩起。

當小火車徐徐抵達菁桐車站時,冬季的細雨開始飄起來,雨中的菁桐車站更加富有一點浪漫的氣息。這座小小的日式車站不僅有一種鄉村懷舊的感覺,車站還掛有很多許願竹筒,風吹來時有如風鈴一般,互相撞擊發出清脆的聲響。每個到過這兒的人都懷著美好的願望在期待著未來美好的生活。

難怪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男女主人公柯景騰和沈佳宜約會的地方會選擇在這裡。菁桐車站--就是沈佳宜遞給柯景騰手套的地方,車站外的鐵軌,就是他倆一前一後走的場景了。炎熱的夏天,導演九把刀把整個拍攝班子搬到菁桐車站拍攝,夏天穿著冬衣,還要裝得很冷。不知道大家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察覺了沒有?

傳說菁桐是在滿清乾隆年間由福建泉州人李大青率先開墾的地區;也有另一說法是以往此地多為野生菁桐樹,而命名為“臺北縣誌”。

對於菁桐車站來說,煤礦是其最主要的元素之一。煤礦是平溪線沿線村民生活史中不可切割的一塊,車站建於民國十八年,在採礦時期非常熱鬧,據說有數千人聚集在菁桐小鎮,車站旁商店街非常繁華,不輸給臺北西門町,因此有菁桐有臺灣“銀座”之美名。

民國五六十年代男女礦工紛紛跨過鐵路平交道上工,男的鑽進地下挖煤,女的在洗煤場裡依煤的大小撿煤分級,撿好的煤順著輸送帶,直接上了等在下面的運煤車,蒸汽火車鳴鳴的鳴叫,把地底下的男人挖出的煤,火車載走了煤,也換來了菁桐人的營生。

歷史對菁桐記錄了一切,在煤業興盛的年代,菁桐和平溪線其他車站一樣倚靠煤為生,但是菁桐是眾車站中的首,又是最大的礦坑,更是許多煤業重要決策者做出重大決策的所在。煤業沒落後,菁桐也日趨沒落,人口外移,當地人笑說,菁桐車站能成為平溪支線上唯一、也是最美的木造車站,其實是一場美麗的錯誤,因為當時菁桐車站使用率較周遭車站低,因此才沒有翻修成水泥車站,也意外保存了這美麗的木造建築,是台灣目前僅存的四個木造火車站之一。

平溪線通車八十多年來,鐵道修修補補,連火車車廂都換了,八十多年的菁桐車站卻保存的相當完整,外觀也很乾淨。車站內保存了一些鐵道的老設施和物件,如手搖的電話、電氣路牌閉塞器等。

目前菁桐站只有一位站員打理全站,不過全盛時期有十二位站員, 車站旁邊的兩層樓建築,就是昔日的鐵路宿舍,有十多間房,可以想像當時車站的規模。

我走出車站逛了逛,看到了北海道民宿,還有旁邊的小河、路邊的小花、山野的青綠,鄉間的小路,這一切都是那麼純樸,想躺在泥土上,眼望天空,靜靜的用心感受這一切……菁桐的一切都是那麼地簡單、那麼地美好……

如今,多數人對平溪線火車的記憶,若不是平溪,就是十分,菁桐卻被人所遺忘……(未完待续)

……

接下來將要為各位讀者講述的是我在臺北市北平東路的蔡英文競選總部觀摩總統大選、新北市九份山城一日遊和宜蘭縣一日遊等等精彩內容。

相关链接
在线收听梁静茹《暖暖》

----发表意见/查看评论
  • 上篇文章:千 山 萬 水 總 是 情 — 我 的 臺 灣 行 (第 一 部 分)
  • 下篇文章:站长Winter第二次台湾之行图辑(2016年1月)
  • 建议使用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X768以上分辨率进行浏览。

    版权所有 冬网 1999-2018
    Copyright © 2018 Wint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更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