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獲悉BBC英國廣播公司將在今年三月底取消中文普通話廣播,作為BBC中文廣播十多年的忠實聽友,我深表遺憾和無比難過。
一百六十個月前,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BBC,開始收聽BBC廣播。當時,BBC正在報導英國王妃戴安娜車禍身亡的消息。今年恰逢BBC中文廣播開播七十周年,儘管中文廣播即將停播,我還是要祝BBC中文廣播生日快樂!
認識BBC
當時剛開始上高中的我,儘管學習比較緊張,每天晚上學校晚自習結束後,大約十點鐘,我都會守候在短波收音機旁收聽BBC,十一點半BBC全天播音結束,也就是我熄燈睡覺的時間。
其實,我深入瞭解BBC是從高一英語教科書裡一篇關於 BBC Bush
House(布希大廈)的課文開始的,迄今我還對那篇課文記憶猶新。之後,我又查閱相關書籍進一步瞭解了有關BBC的情況。BBC國際廣播一九三二年開辦,中文廣播始於一九四一年。
與BBC互動
有一次,我在收聽BBC廣播時,聽到了主持人在節目中提及了BBC在北京的郵箱地址,於是,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就給BBC寫了一封信,沒想到,兩個多星期之後,我收到了一個印有"皇家郵政"英文郵戳字樣的信封,打開一看,原來是BBC寄來的節目表,當時我興奮了好久。
不久以後,我的文章由任彥輝主持的《中國人談中國》欄目採用播出,並且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筆國外稿費,回想當時投稿的繁瑣歷程,當時我先用藍色鋼筆在方格稿紙上撰寫,然後跑到郵局貼上郵票寄出;而如今,在這網路如此發達的時代,寫好稿子後,只要輕點滑鼠,電郵即刻發出且對方瞬間就能收到。
一九九八年春節前夕,我受邀參加了BBC中文部“新年特別節目”,與中國知名足球明星孫繼海和範志毅國際電話連線暢談,並獲贈兩位明星親筆簽名的BBC明信片。同年秋,BBC中文部開設新欄目《學生園地》,他又作為欄目中首位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嘉賓。《學生園地》欄目的開播,豐富了無數中國學生聽眾的業餘生活,後來該欄目改版成了《留學英國》。
BBC中文部的一些節目很受廣大聽眾的歡迎,特別是當年的《學生園地》、《流行樂壇》、《英國生活》,還有現在的《留學英國》、《英倫之窗》、《英超足球》等等這些優秀的節目。
說到《流行樂壇》,我當時參加了《流行樂壇》舉辦的"我與西方流行樂"徵文活動並且在節目中播出,主持人玉川給我寄來了一張George
Michael的雷射唱片作為獎品,迄今我還珍藏著這張唱片。
當然,我最喜歡的欄目還有騰龍大哥主持的《倫敦信箱》,這是一個聽友與
BBC進行互動的良好視窗和平臺。
通過BBC學英語
說到BBC,最具特色要數豐富多彩的英語教學節目,十年裡,我從BBC英語教學節目中受益匪淺。從《時事英語》到《聽歌學英語》,從《電腦英語》到《地道英語》,現在,我還經常流覽BBC英倫網英語教學版頁下載收聽《隨身英語》和《媒體英語》,BBC的英語教學節目滿足了無數中國不同層次英語學習者的需要,為中英兩國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
與BBC網路互動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我的收音機也該退休了,我開始通過電腦收聽BBC了。BBC英倫網內容豐富,更新及時,英語教學節目也可以下載或線上收聽,一些節目還提供播客服務。BBC在應對多媒體時代的挑戰是下了功夫的,BBC英倫網和中文網就是一個好例證。
二零一零年春,應BBC英倫網之邀,我有幸參加了由中文部《留學英國》欄目主持人天舒主持的主題為“年輕人的網路世界”網路互動直播活動。通過國際電話連線與現場的四位元嘉賓討論第一次使用網路和電子郵件的經歷、互聯網在各自留學道路中起到的作用,以及社交網路蓬勃發展給年輕人的生活帶來的衝擊。
此外,我還通過網路連線參與了BBC國際台在倫敦Shoreditch市政大廳舉行“超級網力全球對話”活動,來自BBC國際台20多個語言組的記者和受眾彙聚一堂,通過廣播、電視、網路來瞭解和探討不同國家的人們正在關注和談論的話題,參加者包括中文語組、緬甸語組、越南語組、尼泊爾語組、孟加拉語組、印度語組、印尼語組、波斯語組、阿拉伯語組、索馬里語組,巴西語組和西班牙語組等部門,共同探討互聯網發展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影響。
就這樣,我就成了BBC忠實聽眾、鐵杆粉絲。儘管BBC中文當前面臨如此困境,我還是祝福BBC,願BBC為中英兩國文化交流和友誼作出更大的貢獻!(完)
相关链接
改革开放PK洋务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