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背景 字号      
香港的故事三部曲之一 雙 城 記----從上海到香港

上传日期:2018-04-17 作者:Winter

記得安迪·安德魯斯《上得天堂下得地獄》中說過:“一生中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次為奮不顧生的愛情,另一次為說走就走的旅行。”旅行是暫時告別熟悉的生活環境和人,去嘗試新鮮的事物。

就這樣,在香港主權移交十六周年紀念日即將來臨之際,我夢縈許久的東方之珠香港之旅終於成行。出發前一個月,我就開始倒計時,期待此刻的早日到來;出發日當日,我就像小孩子一樣,興奮地按捺不住。回想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那天的黃昏,我與爸媽從位於平涼路大連路的住處步行至外灘觀看上海慶祝香港回歸倒計時慶典活動,從外白渡橋到外灘真可謂是人山人海,前行如蟻。如今,十六年過去了,我要親自去香港看看走走了。

二零一三年六月十五日,我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搭乘香港航空公司HX237航班飛往香港,這是我第一次前往香港,也是我第一次出境。與前兩次北京之旅和一次成都之行相同的是,此次又是我獨自前往陌生的城市。總是會有人問我,你一個人去旅行,不害怕嗎?你經常一個人去旅行嗎?對於這個問題,我有太多搖擺不定的想法。如果可以選擇,我希望跟我的另一半同行,也希望跟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同行,但每個人的生活都存在太多不能確定的因素,你不能強求別人來順應你的時間和喜好,你也沒有必要為了迎合別人而強求自己。

於是,我開始享受這種結果,慢慢地習慣這種方式。我發現,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才是思考的時候,我會在旅途中因為想念家人和朋友而突然改變行程,也會因為天氣情況改變路線,當然更多的時候,我會因為留戀一個地方的某一樣東西,在那裡駐足。隨心所欲--是我享受一個人旅行的最重要的理由!

遺憾的是,第一次去香港,就碰上航班延誤,由於香港天氣的原因,香港飛往上海的航班要晚到上海,因此我搭乘的航班也相應的晚點。原定11:50起飛的航班,要延遲到14:30才能起飛。還好航空公司方面給搭乘此次航班的每位乘客一張價值60元的午餐抵用券,於是我就在機場解決了中飯問題,這也是我第一次在機場用餐。這次香港之行我創造了好幾個“第一次”啊!

“跟隨張愛玲的腳步”,黃昏時分,飛機徐徐降落在香港赤臘角國際機場,我終於踏上了香港這塊土地了,心情格外興奮。這次香港之行我計畫在這個國際大都市“滯留”六日。說到六日,其實在香港實質的旅行其實只有四日。

第一天,我逛了上環、中環、灣仔、尖沙咀、旺角、金紫荊廣場和九龍公園等地方;第二天,我在全球最受歡迎的主題公園海洋公園玩了一天;第三天,我從中環碼頭乘船前往了香港人的度假天堂—長洲島和太平山頂;第四天,我乘坐港鐵去了全球第四個迪士尼樂園--香港迪士尼。

辦理完入境手續,我乘坐機場快線轉乘港鐵荃灣線前往我預訂的位於佐敦的旅店。直到第二天晚與我的一個以前香港同事吃飯聊天才得知,被港人稱作“男人街”的廟街就在我住的旅店附近。

不知道為什麼,說起廟街就想起李克勤,可能《廟街媽兄弟》這部港劇太深入人心了,或者許多朋友都沒留意過這部劇,對於我這個曾經是TVB的電視迷來講,再熟悉也不過了。我在香港的這幾日每晚不是看TVB翡翠台就是明珠台。

除了電視劇,在香港電影裡,廟街是黑社會經常出沒的地方,但是現實中的廟街,卻是最能感受香港風情的地方。這裡熱鬧,燈火通明,各種小販聚集,所有陌生又熟悉的面孔--在這裡展現,就如一處精彩的戲劇即將上演。廟街其實很短,如果單純是閒逛的話可能十幾分鐘就逛完,但是如果要細細品味,或者一個晚上都不足夠。

廟街是香港最平民的地方,雖然這裡混雜,但卻是安全的,或者很多人覺得這裡賣的東西不上檔次,但是我一逛這裡就喜歡上了,或者不買東西,單是用鼻子嗅一下那滿街滿巷的市井味道,就很滿足。

逛逛這裡的地攤,從鬧鐘到音樂盒,從紫砂壺到收音機,從花哨的T恤衫到情趣的內衣,從“破爛”的牛仔褲到時髦的洋服,奇奇怪怪的小玩意,真是無奇不有,而且價錢都不貴,但品質未必不好。現在,很多人來廟街肯定不是貪圖便宜來這裡掃貨,只是為了感受廟街夜市的文化。

我喜歡香港,第一次來,就喜歡上她了。她不只是一個購物的場所,她也不只是一個國際大都市。當我穿街走巷,在香港的街頭佇立,我會有這樣一種感覺,我想將來某一天融入這個地方。

我站在街角,想拍下路人的表情,無奈的眼神,讓我不忍心打破這樣的情緒。

我不希望我的到來,讓那些在街邊挑選物品的人感到驚慌失措;也不希望,那些世事磨練下已經平靜的臉龐,因為我的鏡頭而顯得無力蒼白。所以我在角落裡,隨意地拍下他們的身影,回報以善意的微笑。

望著他們等待的神情,我突然發現,這座城市,有著更真實的一面。

她不只是光鮮的,她也有孤寂,燈火闌珊處,到處都彌漫著一種曖昧的氣氛,這種曖昧,跟愛情也許無關,但跟生活有關。

我希望收集更多的表情和面孔,寫一個真實的香港故事。

香港從遠觀變成了近距離的現實。張愛玲只是一個符號,也許就是“and”,連接了我經歷的城市。

注:本文被香港永隆银行行刊《集思》采用刊载,并获得港币稿酬。

(完)

----发表意见/查看评论
  • 上篇文章:香港的故事三部曲--忆东方之珠(第二篇)
  • 下篇文章:香港的故事三部曲--看张保仔,游长洲岛(第三篇)
  •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X768以上分辨率进行浏览。

    版权所有 冬网 1999-2018
    Copyright © 2000 Wint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更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