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窗口
湖北武汉三日游图辑
2018年10月05日

武昌起义背景

19世纪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人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守旧势力的干扰,成功创办新式学校。随后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于1905年末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1909年,地方科举考试停止以后,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正是教育方式的这一根本性转变,为后来风起云涌的辛亥革命和国家建设培养造就了大批思想进步锐意创新的宝贵人才。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激进革命主张被更多志士仁人认同。1900年7月,谭嗣同的挚友唐才常组织自立军,拟在长江沿岸武汉等五地同时发动勤王起义。事败,唐才常等12位起义领导人在汉口被捕,在武昌紫阳湖畔被斩首。

辛亥武昌起义前夕,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1906年,清廷抛出“预备立宪”,其实质却是加强了皇族的权力,广大立宪派对此极为不满;1908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相继去世,年仅3岁的宣统皇帝溥仪继位,其父载沣摄政。1911年5月,清政府公布的内阁名单中满族人有九名(其中七名是皇族),汉族有四名。被称为“皇族内阁”。立宪派对此大失所望,有少数人参加了革命党。为取得外国的支持,以维护其统治,同年5月清廷将广东、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的商办的粤汉、川汉铁路收为国有,然后再卖给外国,又未能解决如何补偿民间损失,遂掀起了全国大规模的人民反抗运动——保路运动,并成立“保路同志会”,其中四川最为激烈。清廷急调动湖北新军入四川镇压,导致湖北兵力空虚,故革命党人决定发动起义。

酝酿起义

1911年9月7日,四川成都发生保路风潮成都血案,激起骚乱。清廷为扑灭保路风潮,派出渝汉铁路督办、钦差大臣端方率领部分湖北新军入川,协助四川清军镇压。湖广地区(湖北湖南)革命党人见清军在湖北防御力量减弱,开始策动在武昌和长沙伺机起事。9月1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在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谭人凤、居正等人的推动下联合,建立了统一的起义领导机关。9月24日在武昌胭脂巷11号召开联席会议,决定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日,古人传说朱元璋在中秋节起义,有俗语“八月十五杀鞑子”)湘鄂两省同时发难,发动起义。湖北方面初步决定刘仲文为总理,蒋翊武为军事总指挥,孙武为军务部长。

南湖兵变

就在革命党人9月24日联席会议当天,驻扎在南湖的八镇炮标三营有几个士兵退伍,炮标士兵孟华臣(共进会代表)备了酒菜,饮酒猜拳,为之送行。值日的刘排长过来干涉,双方发生争执。管带赶来传孟华臣等跪下,重责军棍。士兵抢了军械,将营部砸烂,管带仓皇逃窜。孟华臣等从军械房拖出两尊大炮,可惜没有弹药。前来镇压的骑兵赶到,兵变士兵四下逃窜。

革命党人的活动被湖北当局察觉,开始加强警戒,湖广总督瑞澂宣布八月十五不放假,全城戒严,官兵皆不能离营外出,严禁以各种名义“会餐”,军营中秋联欢会,提前一天举行。戒严时期除值勤士兵可允携带少量子弹以外,所有弹药一律收缴,集中保管。另外,9月28日湖南共进会领导人焦达峰函告武昌起义指挥部,湖南准备未足,请展期10天。因此,起义日期推迟到10月16日。

领导层被破坏

刘复基、彭楚藩因事机败露被清军捉拿,斩首示众
10月9日早上,共进会领导人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配制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而至,搜去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旗帜和印信等,拘捕刘同、李淑卿等6人,随即引渡湖北当局。刘公、孙武逃入汉口法租界。湖广总督瑞澂下令关闭四城,四处搜捕革命党人。文学社领导起义军事总指挥蒋翊武为免起义计划受到破坏,决定立即于10月9日晚12时发动起义,以南湖炮队炮声为号。但武昌城内戒备森严,负责向南湖炮队传达命令的邓玉麟因途中艰辛,直到深夜12点过后才赶到南湖炮队,此时士兵们都已经入睡,无法动员,营代表徐万年只好临时决定推迟起义。由于刘同招供,武昌小朝街85号(张廷辅家)文学社总部暴露,当日晚彭楚藩、刘复基在85号被捕,蒋翊武逃脱,杨宏胜在运送弹药的路上被捕,另外还有张廷辅、陈宏诰、牟鸿勋等30余人被捕,10月9日起义计划落空。10月10日晨瑞澂下令,彭刘杨三人在督署东辕门被斩首。

10月10日白天,清军警大肆搜捕新军中的革命党人,下令新军官兵一概不得出营,并劝谕党人自首。

起义第一把火

武昌起义军炮兵
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烈士的鲜血,浇剧了革命烈火,革命党人矢志报仇,决心拼死一战。10月10日傍晚6点左右,驻守武昌城北门外塘角的第21混成协炮11营辎重队士兵李鹏升,点燃草料库,举火为号,发动起义,临近的工程队也点火响应,起义士兵向武昌城内楚望台军械库进发。

意外第一枪

10月10日晚七时许,陆军第八镇工程第八营后队二排哨长(即今日排长)陶启圣查夜,发现多人不在营中,又看见棚正目(即今日班长)金兆龙、士兵程定国正抱着步枪、且取出一盒子弹,仰卧睡觉,就厉声问道:“尔谋反耶?”金兆龙对陶哨长不满,骂道:“反!反!即反矣!”陶启圣大怒,掌掴金兆龙,金兆龙还击,并和陶启圣扭打,陶启圣武艺较高,占上风,将金兆龙压制,程定国过来帮忙,以枪托举枪将陶启圣击伤,待陶倒地,背后开枪打中陶启圣[1] ,前队队官黄坤荣、司务长张文涛、八营代理管带阮荣发先后赶来弹压,相继被程定国击毙。军营大乱。这时第八营正目(班长)共进会总代表熊秉坤立即鸣笛集合,正式宣布起义,向楚望台进发。

起义行动

战死的革命军士兵被狗啃食,1911年,汉口
武昌城内的第十五协29标的蔡济民和30标的吴醒汉亦率领部分起义士兵冲出营门,赶往楚望台。陆军测绘学堂全部学生赤手空拳,奔向楚望台。守库的第八镇工程第八营左队士兵起而响应。尔后,武昌城内外各标营的革命党人也纷纷率众起义,并赶向楚望台。起义人数多达3000多人,起义士兵推举第八营左队队官吴兆麟任革命军临时总指挥。

10月10日晚上10点30分,起义军分三路进攻总督署和旁边的陆军第八镇司令部。并命已入城之炮兵第八标在中和门及蛇山占领发射阵地,向督署进行轰炸。起初,起义军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指挥,加上兵力不够,进攻受挫。晚12点后,起义军再次发起进攻,并突破敌人防线,在督署附近放火,以火光为标志,蛇山与中和门附近的炮兵向光处发炮轰击。

10月10日夜,正在保定军咨府军官学校学习的辛亥革命元老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何子渊六弟何贯中(同盟会员),第一时间得知起义发生的情况,立即将同寝室的李济深等同学组织起来,潜出校外,将清军南下的唯一大动脉漕河铁桥炸毁。漕河铁桥被炸,清军南下镇压起义运动的行程被耽搁,这不仅极大地支援了湖北武昌起义军接下来的军事行动,其更大的意义在于,这为革命党人在全国范围内举事赢得了充裕的时间。

民国西施

起义军攻总督辕门,湖广总督瑞澂师爷张梅生建议死守,而瑞澂的汉人小妾廖克玉,同情革命党,死劝瑞澂离府,去长江上的楚豫号兵轮上指挥镇压。瑞澂一离辕门,反而指挥失灵,清军大乱。辛亥革命之后,廖克玉受到宋教仁的接见,被称为“民国西施”。

第八镇统制张彪仍旧在镇司令部顽抗。起义军经过反复的进攻,终于在天亮前占领了镇司令部。湖北军队提督张彪在水师统领陈得龙带兵保护下由文昌门退出武昌。

10月11日凌晨1时30分,整个武昌在起义军的掌控之中。

下一页

相关链接
千年等一回之武汉初印象
漫走武汉图辑
武汉昙华林印象图辑
非本网站原创内容冬网概不负责

 

未经本站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信息及作品

发表意见/查看评论


关闭窗口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X768以上分辨率进行浏览。

版权所有 冬网 1999-2018
Copyright © 2000 Wint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更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