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欣赏《克罗地亚狂想曲》,我就被震撼到了。年轻帅气的马克西姆,穿着黑色无袖马甲,坐在钢琴前,那湛蓝的眼眸,好像海天相连般,让人感觉望不到尽头。当他抬手示意乐队开始演奏,我就被迷住了。马克西姆手触琴键,在演奏完一段章节之后,他有些玩世不恭地瞥向他的伴奏乐队。那邪魅的笑容,得意的神态,我顿时觉得自己的芳心都被勾走了,当他将细长的手指轻轻触在黑白琴键上跳跃,滑动,每个音符就如有生命般轻轻跃起,又重重落下。
我闭上眼,那一个个音符顿时化作精灵般越来越多,越来越密……他们顽皮的越过森林,在五光十色的林中之境,雀跃不已。他们变成浩瀚的大海,汹涌袭来,将我沉浸在海浪之中,我感觉着自己似是徜徉在大海之上,那狂风暴雨一次次席卷而来,在一次次的怒吼中一次次爆发,层层叠叠,周而复始,巨浪飞奔,撑起它那庞然的身子,咆哮,怒吼,似是要冲垮阻碍,又似是无奈着这境地,不断重复,重复着努力……马克西姆手速很快,激情澎湃的演绎音乐,让人精神振奋的同时,感觉着自己不断跌入山底又不断向上攀登,而后艰难地爬过一个又一个台阶;那种奋进,一直冲撞着我的心灵。不一会儿,那些旋律的转变,似是把我带入了枪林弹雨的战场,无数的子弹洗刷着地面。而面对这冲击却更想顶住,再顶住,并奋力穿梭其间……

上图说明:本文作者秋静
我非常喜欢听这首曲子,我觉得自己能在这首曲子里品出很多的不同的场景,就连孕期,我也没闲着。工作之后,回家的路上,我总会让这首曲子陪伴着我,当曲子激情澎湃时,我还会感觉到自己怀着宝宝的肚子随着旋律动了起来。这首曲子究竟要表达些什么?
原来,克罗地亚是一个小国家。是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共和国,处于地中海及巴尔干半岛潘诺尼亚平原的交界处,首都为萨格勒布。
克罗地亚是马克西姆的故乡。一次,马克西姆接受采访。他述说了他的家乡克罗地亚曾经遭受战争。烽火连天之际,恐怖的氛围萦绕着他,那些死亡的气息在空气中蔓延开。那种不知何时会被流弹击中而一命呜呼的紧张感席卷而来。马克西姆只能用音乐给予自己活下去的勇气,用音乐的陪伴来降低对死亡的恐惧感。他不停的弹,将自己完全沉浸在其中。就这样,有着音乐天赋以及日夜苦练的他,成了音乐奇才。我想,大概是他的钢琴声太过震撼人心,使得那些士兵不愿琴声就此停下,才故意绕开……
2019年,听说马克西姆来上海开演奏会。我先生早早买好了演奏会的票。11月30日,天空下着毛毛细雨,我先生带着我来到了会场,会场很大,座无空席。当聚光灯亮起,马克西姆登场,无数的欢呼声,掌声四起。他已经从一个帅小伙变成了个老头,却不减当年的英姿飒爽,平添了一种成熟的男人味。在钢琴前投入的状态也不减当年,他先后演奏了《时钟》、《权力的游戏》、《碟中谍》、《野蜂飞舞》、《克罗地亚狂想曲》、《黄河》等曲目……每一首都如此动听,令人着迷。
女儿出生后,一听到《克罗地亚狂想曲》就会对我说:“这是我在妈妈肚子里听的音乐,对吗?真好听呢!”她真的在我肚子里与我共同欣赏了《克罗地亚狂想曲》音乐吗?谁又知道呢……(完)
注:如果您想与作者单独交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谢谢!

注:如果您想对以上文章发表观点、看法或意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谢谢!

推荐链接
▲谎言与真相的博弈——邂逅长篇纪实文学《重返1976:我所经历的“总理遗言”案》
▲讲坛小记丨遇见惜珍——一位上海作家眼里的四川北路
▲海派女作家朱惜珍的家庭教育智慧
▲听作家朱惜珍讲衡山宾馆的前世今生
▲永不飘散的风情——谈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2016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朱惜珍:上海马路让我魂牵梦萦
▲新书分享会|朱惜珍:发现武康路上的尘封往事!
▲海派作家朱惜珍为小学生讲授"万航渡路的故事"
▲作家朱惜珍:上海老洋房装点我的梦境,沪上旧风景铸就我的文字
▲2018年1月20号上海虹口图书馆现场讲座:当前我国周边地区的热点问题图辑
▲2018年05月19号上海虹口图书馆现场讲座:揭秘雍正皇帝继位之谜图辑
▲上海虹口区图书馆采虹书房读书会沈轶伦女士专场
▲上海虹口区图书馆采虹书房读书会刘常津先生专场
注:非本网站内容冬网概不负责,未经本站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信息及作品。
如果您想发表对本文评论,欢迎发送电子邮件winter@dragontv.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