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风,让天空透彻的蓝,让湖水尽情的绿,在粽味飘香的端午佳节之际,我首次来踏进南粤大地,开启了为期一周的粤港澳大湾区之旅,品尝这南国盛产的初夏的果实。
二〇一八年,我们国家隆重庆祝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月下旬特地来到了打响改革开放第一炮的珠海、深圳、广州等地调研考察。七年前的夏天,我第一次来到深圳,由于是公干,毕竟私人时间有限,我仅仅去了全国闻名的华强北电子市场
。
时隔七年,正逢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的开局之年,利用年假机会,我重走习大大之路,专程安排了我的粤港澳大湾区之行。饱览南粤风情,活力广东行的第一站是花城广州,我成为这个初夏羊城里的来客。
广州拥有二二〇〇年以上历史,古代广州水网密布,水城历史悠久于威尼斯,河道在清朝后由于城建变迁而逐渐泯没。从秦朝开始,广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一直是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
说到广州的岭南文化,其中之一就是久负盛名的饮食了,很多朋友第一反应会想到广州的美食。的确,广州也被誉为南国美食之都,记得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也有一集专门介绍食在广州的内容。广东的岭南文化,不仅仅体现在食味方面,在那千变万化的味觉中,更包含着人情,乡愁与记忆,蕴藏着传承、交流与文化
。
到了广东,有“三粤”会始终陪伴你左右,这“三粤”分别是粤菜、粤语和粤剧。粤菜是饮食方面,上面我已提及,粤剧我没有听过,因此无法说起。那就说一下粤语吧,粤语俗称“白话”,亦称“广东话”。打开收音机或电视,你会发现有很多频道是用粤语广播。长久以来,广州绝大部分地方通行的语言主要为广州话,基本上属于粤语广府片。广州城主要有西关和东山口音,而建置属于外郊的从化、花县、番禺等的粤语也各具特点。因此广州也就形成以粤语为载体的包括粤剧、粤曲、南音、咸水歌等在内的“粤语文化”。广州话中除粤语中所含的词语之外,还吸收不少潮州话及客家话的词语,例如“口渴”读成“口涸”。广州由于历史原因,大量词汇亦受到英语影响,尤其是香港人所讲的粤语较为明显。
是次广州之行除了观光之外,还有一个最主要内容是拜访我的高中历史老师兼班主任杨思冰老师。二十二年前,也就是英国人将香港主权移交中国的那一年,我刚刚上高一,杨老师开始担任我的历史老师,高二正式文理分班后又做了我所在班级的班主任。二〇〇〇年七月,我回到上海参加高考。至此以后,我也再没有见过杨老师。后来,不知听谁说他去广州发展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网络上无意中获悉杨思冰老师目前在广州发展,还做了广州百年名校长堤真光中学副校长。从网上了解到,长堤真光中学由美国人那夏理女士于一八七二年创办,最初名为真光书院,解放后更名为广州市第九中学,是一家拥有一百四十四年历史的中西特色结合的百年老校。经过百年发展,分布在穗港两地已七所真光学校,长堤真光中学是其中之一。
杨思冰老师在历史学术方面造诣颇深,国内知名历史刊物《历史学习》二〇〇一年第十一期刊载了他的文章《太平天国迟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杨老师的从不同于大众的视角解析历史,观点独特,他的历史课亦幽默风趣,时常结合当今词汇讲述历史事件,具有很强的现代感。
与杨思冰老师失联了十九年,通过网络,也要感谢网络,我们又重新联系上了。出发广州的一个月前,根据网络上查询到的通讯地址,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杨老师寄送了一张明信片并留下了我的联络方式,果然不出所料,约两个多星期后我的手机收到来自杨老师的短信。

抵达广州后的第一顿晚餐是杨思冰老师盛情款待的。当时没有留意餐馆的名字,只记得是越秀区德政中路312号楼上。晚餐有红酒、小龙虾、广州粽子等。杨老师还邀请了几位广州当地的朋友陪我一同边吃边喝边聊。其中一位还是我的同行,人称“老四”,是一位在交通银行广州某支行工作的武汉人。吃到一半,后来才知道这家餐馆是人称“老五”的杨老师的朋友开的。那么“老大”是谁?原来就是我的杨老师!不好意思,没能留意到餐馆的名字,没办法利用我的文章在这儿给“老五”的餐馆打广告了!
一顿丰盛的晚餐后,我步行前往与上海南京路和哈尔滨中央大街齐名的北京路步行街欣赏夜景。我第一次听说广州的北京路步行街是通过一位已离职的我的前同事的微信朋友圈了解到的。
北京路步行街好不热闹,人流如织的夜市,热闹繁忙的商场,座无虚席的小吃店饭馆,这是广州人日常生活习俗的真实情景。虹口图书馆采虹书房读书会的一位退休书友看了我拍摄的广州照片后留言道:“大佛古寺都成了“肥妈怀旧牛骨汤”的餐馆了,广东人真有意思,连念佛怀旧都要喝牛骨汤,或者换句话说,佛寺与其让它闲着无事,还不如用来办餐馆更实惠,可见吃喝在广东人生活中的无可替代的重要性。而唯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门前冷冷清清没有人影,那个青年文化宫的走廊里倒还有几个人走过。总之,广东人很世俗,不务虚,讲实惠。”
我是六月七日端午节下午抵达广州城的,出地铁后在步行前往旅馆的途中,依稀可以寻见到与台湾和厦门一样的建筑----骑楼。该建筑的特点就是把门廊扩大串通成沿街廊道,行人在下面行走,可以避风雨防日晒。上面是骑楼,可以居住,廊道下是商铺。这种带有半商半居的建筑曾经风靡全城。在当时是最热闹、最繁华的商业街。在上海,仅有邻近外滩的金陵东路一小段路的一侧仍保留着骑楼的建筑。
广州的景点很多,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越秀公园、白云山、陈家祠、镇海楼、中山纪念堂、还有广州塔、珠江夜游、黄埔军校旧址等。每一处景点,就有一处故事,一段传奇。正是这些故事,一个个串在一起大大地丰富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和内涵。
我的一位关姓朋友知道我来广州旅游,给我发了她之前在广州拍摄的广州塔夜景。每当夜幕降临,广州的塔身就会发出绚丽多彩的灯光,五颜六色。有红的、橙的、黄的、绿的、青的、蓝的、紫的,五光十色,真像一道美丽的彩虹。更有趣的是,塔尖会发出隐隐约约的白光,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广州塔是一个巨大的电子网络,每当夜幕降临,电子网络的核心部位就会发出“信号”,真神奇!
由于时间关系,除了北京路步行街外,这次广州之行我只打卡了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烈士陵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越秀公园、三元里农民抗英古庙、毛泽东农民运动讲习所六个景点。我只好留下遗憾,留待下次广州之行!广州让我乐而忘返!真是粤玩粤精彩!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推进,广州从三世纪三十年代起遂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明清时期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南方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也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广州港是中国大陆第五大港口,世界第八大港口。
据联合国《二〇一六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广州人类发展指数蝉联中国大陆三十五个主要城市第一。广州地处华南,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濒临南海,东连东莞市和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三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中山市,毗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地理位置优越,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其中一个起点,获誉为中国的“南大门”。
如果你在广东住久了,慢慢地会喜欢上了这里的天气和饮食。饮食是清淡的。不像一些老地方专以辣为主,有无辣不成菜的讲法。现在,人们普遍讲究健康地饮食和生活方式,选择清淡的饮食和烹调方式已成为当今生活的主流。这或许与年纪增长有关,到了一定的年龄,一般人就会注重养生,重视健康。另外广东人在用餐时有一种习惯,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在吃饭前喜欢先喝一点汤再吃饭。其实,按照中医的说法,饭前饮汤有润喉清肠的益处。但是,我更相信喝汤有清热去火,滋补养颜的功效。所以,广东的女人是很会煲汤的,是出了名的好!难怪我的杨老师来广州发展之后又有了一位年轻的广州太太呢!(完)
读者点评
王老师的文章很有吸引力。您在文中描述了广州的一些变化,您用了自身的经历作为一种牵引,让文章结合生活,更富有生气,。您结合了当今时代的时局作为背景,使“广州”这个地名立体了起来。还从广州人的口味来研究比较广州人的生活。您从广州一个个旅游景点来解读广州的历史,文化和传承。多维度不同的视角来剖析广州,让读者领略了一个有生命力的广州。我虽然没去过广州,对广州也并不了解。但是,看了王老师精彩的文章,也想一游广州,也忍不住想说两句。如述有错处,请多包涵。
--上海虹口图书馆采虹书房读书会书友秋静
随这位作者一起去广州玩玩,看看夜市,逛逛商场,尝尝粤菜,听听粤剧,不过粤剧一句也听不懂。高楼大厦、繁华商场,这些都与在上海差别不大。但有一点与在上海明显不同的是,满耳听到的都是嘈杂的广东话粤语,而不像在上海,社会交流和主流舆论场合使用的语言,已都不是上海话,而主要都是普通话了。这就是广州人文化与上海人文化间的一个重要区别。广州人更注重、更刻意去保留住自己的传统文化习俗,而上海人似乎更容易忘掉自己的老习惯而玩上新花样,当然说得好听些就是容易接受新事物。广州人的三粤,很能反映广州人的文化特色,讲究吃喝,讲究实惠,更看重和保留住自己的传统文化习俗,而不会轻易的让外来的东西侵入自己的领域。广州曾是晚清政府与外部世界通商的唯一最大港口码头。但随着晚清政府的被迫门户开放,随着上海也成为对外的通商口岸,广州昔日的最大对外通商码头的地位就迅速的被上海所取代,上海因此而迅速崛起为远东第一大国际化大都市,而广州却沦落了。而第一大对外通商码头定位于谁,不取决于晚清政府,而取决于西洋商人。西洋外商纷纷抛弃广州而选择来到上海,便成就了上海的无可替代的崇高地位。问题是为什么会这样?外商为什么会作出如此的选择?这里就有深刻的原因可寻求。大家若有兴趣,可在随着机器猫游玩广州的同时,不妨也发表下自己的看法。
--上海虹口图书馆采虹书房读书会书友俞小平
编者按:如果您也想发表对本文的看法或感想,欢迎发电子邮件给我们。谢谢!
相关链接
▲下载本文word版(简体)
▲下载本文pdf版(简体)
▲下载本文word版(繁体)
▲下载本文pdf版(繁体)
推荐阅读
▲韩国朝鲜分裂:三八线划出语言鸿沟
▲印太战略下的沙璜岛:中国警惕印度印尼军事合作
▲彩虹旗被“打格”芒果TV被禁转播欧洲歌唱大赛
▲邓丽君和心战墙:金门岛上诡异的声音武器 ▲在台北当酒店小姐,不一定要很会喝酒
注:本站为公益性网站,非本站原创内容本站概不负责,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或观点。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