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背景 字号    

简体

走訪上海虹口李白烈士故居

上传日期:2018-07-16 作者:Winter

二〇一八年七月七日(星期六)下午,江南地區的梅雨季讓人悶熱難耐,渾身不舒服,微雨時落時停。今天也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八十一周年紀念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前往了位於上海市虹口區黃渡路107弄15號的李白烈士故居參觀。

說起李白烈士,或許很多人感到陌生,此“李白”非唐朝詩人“李白”,但對於影視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想必上了一定年紀的人都有看過且印象深刻。該部作品中的李俠就是現實生活中李白的故事的原型。

李白烈士是中共情報通訊戰線上的無名英雄。一九一〇年五月一日,李白出生在湖南省瀏陽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秋收暴動。一九三七年開始,李白到上海擔任秘密電臺工作。在白色恐怖的環境中,他大智大勇,不屈不撓,堅守戰鬥崗位,向黨中央傳遞了大量重要的軍政情報,以“永不消逝的電波”在上海地下黨組織和延安之間架起了暢通的空中橋樑,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李白曾先後三次被捕,飽受酷刑和利誘卻堅貞不移。一九四九年五月七日在上海解放前夕,被國民政府特務秘密殺害于浦東戚家廟,年僅三十九歲。

故居裡邊由兩個工作人員負責管理,我在弄堂內故居門口大門是關著的,門上貼有字條“參觀者請按門鈴”,我按下門鈴後,一位女性工作人員為我開了門。此時的故居就我一個人在參觀。

李白烈士的故居的房子很普通,普通的就像我家待拆遷的老房子一樣。推開了房門,正對著樓梯,我手扶著樓梯的扶手。感覺涼颼颼的。走在樓梯上,像一個盲人似地。樓梯顯得很陡,樓梯間也很窄。

故居從一樓到三樓陳列了“投身革命洪流”、“戰鬥在敵人的心臟”、“永不消逝的電波”三部分圖片和實物 ,系統介紹了李白烈士的生平及戰鬥業績。

一樓廳裡置放著李白烈士全身塑像。在展室中有10幅珍貴的歷史照片和李白少年做工踩過的砑光石,送給妹妹的油燈等實物。

二樓展出了李白使用過部分電訊工具,親手製作的木扶梯,四封烈士寫給家人的親筆信;36幅珍貴的史料照片。

三樓已按裘慧英(已故)的回憶恢復了當年居室原貌。居室中有李白使用過的大櫥、五斗櫥、沙發和裝發報機用的皮箱、竹簍等實物。

來到二樓時,向樓下看樓梯臺階,就像我家待拆遷的老房子站在三樓朝二樓樓道望去的感覺類似。此時的我,已經被眼前的孤單和恐怖所驅使。剛進故居參觀時就我一人,後來來了三、四個中學生模樣的訪客。

看著館內陳列的電臺、發報機、電訊器材工具等實物。我不禁聯想到那個革命的年代,李白為了革命勝利而英勇戰鬥的情景……

李白來到黃渡路工作前,曾在黃陂南路,威海路和建國西路工作和居住過。每一處的工作環境都是異常的艱苦。而黃渡路是他最後工作的的地方。由於工作的需要,李白常常在緊急和突然的情況下發出電報。他的工作室密不透風。夏天的上海,氣溫常常超過攝氏35度,發報時,豆大的汗珠從他營養不良的蒼白的臉上留下來,發完電報,人就像從河裡撈起來一樣。寒冷的冬天,根本沒有取暖設備,發報用的手指凍得發紫。

在這樣艱難困苦的環境裡,紅色電波飛躍千山萬水,飛向革命的聖地延安,使八路軍總部對敵情瞭若指掌。紅色電臺像一把利刀紮入敵人的胸膛,使敵人聞風喪膽。

李白同志,我們永遠懷念您!(完)

相关链接
下载本文打印版(PDF格式)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简介(百度百科)
李白烈士故居(市保)---上海虹口黄渡路
李白烈士之子、李白故居名誉馆长李恒胜逝世(图)
上海虹口区李白烈士故居(图联)
参观李白烈士故居
《永远的精神家园》李白烈士故居:黎明前的电波永不消逝
上海虹口李白烈士故居图辑(本站站长亲自拍摄)
走访合肥李鸿章故居

巴金《随想录》读后感

----发表意见/查看评论
  • 上篇文章:同在蓝天下 用心看台湾
  • 下篇文章:站长Winter第二次台湾之行图辑(2016年1月)
  • 建议使用IE10.0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X768以上分辨率进行浏览。

    版权所有 冬网 1999-2018
    Copyright © 2000 Wint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更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