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的二〇〇八年,我寫了一篇《三十年來看電影》,從看電影的角度講述了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發生的變化;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即將來臨之際,我從回顧十年前第一次遊覽北京北海公園說起,遂將本文命題為《讓我們再蕩起雙槳》。
--題記

上圖:電影《祖國的花朵》劇照
“讓我們蕩起雙漿,小船兒推開波浪,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
少年時代的我是從《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曲最先知道北海這個名字的。這首已經在中國傳唱了六十多年的歌曲,是由劉熾老師作曲,喬羽老師作詞,被作為一九五五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祖國的花朵》的主題歌,影片的上映也讓北海公園在全中國家喻戶曉。該影片描繪了一群少先隊員在課餘時間蕩舟北海,盡情歡樂的動人情景。抒發了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党,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感。歌聲飄過了半個多世紀,足足影響了幾代人。堪稱是中國兒童歌曲的典範,這個典型的插曲遠遠超過了電影的藝術價值。
那是一個純真的年代,孩子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熱情洋溢,健康向上的,曾經感動了幾代尋夢的少年。如水的時光,一波一波推載著我們離開了昨日的岸邊。但是,當我再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眼前的景色仍然是帶著紅領巾的少年,湖上劃著的小船,清粼粼的湖水中倒映著對岸的紅牆白塔,湖邊的柳枝輕輕飄蕩。我好像就坐在那小船上。這一刻,我又回到了童年的時光……

上圖:電影《祖國的花朵》劇照
二〇〇八年九月二十一日午後,天空陰沉沉、灰濛濛的,也就是北京首次舉辦的奧運盛會結束的第二天,我第一次來到了縈繞在腦海中二十多年的北海公園。為了感受“讓我們蕩起雙槳”那個時代的美妙圖畫,我特地租了一輛小船在水面上度過了一個小時的美好時光。
北海公園(Beihai
Park),位於北京城內景山西側,在故宮的西北面,與中海、南海合稱三海,全園以北海為中心,是中國古代皇家園林。這裡原是遼、金、元建離宮,明、清辟為帝王御苑,是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綜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園林之一,一九二五年開放為公園,是中國保留下來的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園林。
記得初中時,那時我還沒來上海,每逢暑假我來上海的爺爺奶奶家,在二樓的大伯家的臥室內牆上,掛有一幅四邊鑲有木制框的北海公園白塔的圖畫,從那時起,北海的白塔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

上图:电影《祖国的花朵》剧照
白塔,故又俗稱"白塔山",建于清順治八年(1651年)。這座藏式喇嘛塔,高5.9米,塔身呈寶瓶形,上部為兩層銅質傘蓋,頂上設鎏金寶珠塔刹,下築折角式須彌塔座。塔內藏有喇嘛經文、衣缽和兩顆舍利。塔前有座小巧精緻的善因殿。
清初,曾在山頂設置信炮臺,由八旗軍駐守,居高臨下,望全城,一旦有警,便可立即發出信號。在將近四十年前,要登高俯瞰北京城,有兩個最佳地點:一個是景山萬春亭,另一個則是北海永安寺的白塔。

說起白塔,不能不說白塔所在的瓊華島。瓊華,意指華麗的美玉,以此命名,表示該島是用美玉建成的仙境寶島。另據神話傳說,瓊華是瓊樹之花,生長在蓬萊仙島上,人吃了可長生不老,此亦表示該島是仿瑤池仙境建築的。

如果說,是《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讓我認識了北海,那麼對於更多的北京人來說,北海則直接記錄了他們不同的人生記憶。
一九七一年正值文化大革命,北海和景山被無限期的關閉了,一夜之間在北京人的腦海裡也隨著北海緊閉的大門被無限期的封存了,使得這座北京人最喜歡的公園成為了禁地。據後來的史料披露,江青、王洪文等人經常在此遊玩和休憩,北海公園一度成為僅供少數高官享樂的“官園”。
一位七〇後土生土長的我的北京朋友向我說到,北海公園自兒時就被家人帶著去過,上小學後成為春遊必去之處。隨著居家地點的變化,去的間隔時間就更長些。近些年來,北海公園又成為如有外地朋友來京,提出要去逛,才陪著去,有時候是跟後海一起,作為前後海那樣遛。有時候是在去故宮、景山時我點頭遠眺之處望望。在心目中,那是童年的回憶,北京精典古建、皇家園林之一。在自己心目中,是排在故宮、頤和園之後的一個地陪點兒。至於“讓我們蕩起雙槳”,留下的記憶就是幼稚園、小學在那裡拍攝的老照片,以及中學時在湖中划船,把兩隻槳都不慎滑落水中,一船三、四個女同學乾瞪眼的經歷來得深刻,連槳都沒有,還蕩什麼呢?再蕩,翻的也是白眼,不是媚眼。
當聽到兩隻槳都不慎滑落湖水中時,我不禁大笑了起來。但那是我的朋友童年時代的美好回憶。

上圖:本文作者留影于北海公園
一九七六年的夏天,文革還沒結束,一場唐山大地震,又使瓊華島上的永安寺白塔受到了重創,這一年的北海是一座荒園。
四十年前,北海公園經歷了嚴冬,迎來了一九七七年。北京城裡醞釀了一股力量,從高層到百姓,大家都在等待著一個人的複出,甚至民間有人在樹上掛上一個個小瓶子,來暗指這人的名字。寫到這裡,或許大家都能猜出這個人的大名,他,就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
一九七八年三月一日早晨六點整,關閉了七年的北海公園南大門緩緩打開,楊柳依舊,小船蕩漾,春天來了。這一天據統計,有十三萬北京市民來到久違的北海公園。
就在同年十二月十八日,黨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正式召開了,許多人記住了這一天的瑞雪,因為這一天歷史發生了重大轉折,中國的改革開放的大幕就此拉開。

複出的風雲人物鄧小平,開始了在黨內“解放思想”,全力推行改革開放,揚棄“以階級鬥爭為綱”,轉為“以發展經濟為綱”。同時,恢復大學高考、知識青年返城、提倡科技振興、安排大批青年出國留學,從公派到自派,開辦四個經濟特區,鼓勵小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農村分田到戶,城市個體戶興起,引進外資,全力搞經濟,新設沿海十四個開放城市。上海浦東開發,長江三角洲崛起,為中國經濟全面騰飛的最後推力。
明年(二〇一八年)即將迎來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我們八〇後這一代,是在改革開放的“春天的故事”裡成長
起來的一代,如今,我們又大步伐地邁入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時代
,讓我們再一次地蕩起雙槳為實現夢想而奮鬥吧!(完)
注:初稿寫於2008年9月24日,修改於2017年11月30日,再次修改於2017年12月3日。

相关链接
《让我们再荡起双桨》(简体,PDF打印版下载)
《让我们再荡起双桨》(繁体,PDF打印版下载)
《让我们再荡起双桨》(复旦校友网刊载)
《让我们荡起双桨》歌词(中英双语)
《让我们荡起双桨》儿歌视频(爱奇艺)
让我们荡起双桨(百度百科)
让我们荡起双桨码头(百度百科)
电影《祖国的花朵》(百度百科)
电影《祖国的花朵》在线视频观看
改革开放PK洋务运动
《三十年来看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