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山的西南边,有一座名不经传的小镇,叫“锦溪镇”。虽说地方不算多大,却在当地很有名气,被称谓苏南的明珠。据说,它也是一座拥有200多年历史文化的古镇,在过去这座镇叫陈墓镇,可大有来头呢。
相传宋隆兴元年,金兵入侵,孝宗携带家眷逃亡,南迁临安,因途中染疾而病死于此,便在五保湖中立水冢而葬。后平定战乱打败金兵,有情的孝宗因思念愧对爱妃克死他乡,又把陈妃水冢加以修建。此举好像感动了上天,无论湖中水涨或潮落,陈妃的水冢始终神奇的影凸湖面之上。从此,后人为记住孝宗对陈妃厚爱厚葬的故事,而取名为陈墓镇。时过境迁,到了新中国85年实行乡镇建造,才慢慢地把镇名改为锦溪镇。
刚跨进神奇的锦溪镇地界,第一眼就看到高高的一道石牌楼,在夏日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雄伟壮观。楼门两旁的两墩石狮子,威猛端坐,神武守卫,好像保护着小镇的一生宁静,一世平安。游客们纷纷脱掉外套,穿着短袖,披着金阳,热情地踏上青石板的台阶,一波一波通过楼门,鱼贯而入镇。
一条并排三人行的夹道,向前延伸直达镇中。夹道两侧全是清清的湖水相拥,湖面平静而广辽开阔。近处,几只正在觅食的白羽海鸥,在湖面上起起落落,飞来飞去。惹得湖水面欢快地荡漾起点点圆圆的涟漪,随之把绿茵茵的只有巴掌大的睡莲,也波及吵醒,让它兴奋地跳起漂亮的随波摇曳舞,来欢迎远道而来的游客。
再抬头远望,湖面中央竟然架起一条古莲桥,贯穿锦溪镇两个景点。乍一看,莲桥有点像西湖的断桥,虽然说古莲桥没有动人的传说故事,但也是古镇里最有名的一座长桥。由“出污泥而不染”的爱莲作伴,也为长桥增添了几分可人又清香的静美。莲桥体内的梁柱皆成朱红色,保持着明清初建本色;桥廊古典古香而幽长,条凳也随着桥廊连体延伸,供奉给游客休憩,和拍照欣赏美景所需。
顺着唯一通往镇中的夹道朝里走,就能看到一座很清静的莲池禅院。它大门紧闭,好像里面正在做法事,只见门口两位凶巴巴的大神把守,即便不说话,也使闲杂人不敢近前相扰。听说,这是孝宗派人给陈妃超度亡灵建造的,虽然年代久远,但从外形上看,禅院保护得完好无损,院内青松翠柏耸立,透露着源源生机。可见,孝宗真是个当朝的仁义明君,生活中的伟丈夫。
往前拐一个弯,拾级而上,翻越一座拱形桥,便进入了锦溪镇。那一排排,那一栋栋,依水而建的砖木结构的商铺或民居,沿着河道两边并肩林立,就像一幅巨大的风景画映入眼帘。镇内人和游客们出行漫步,有凉亭和廊桥连接着每条街道,舟船也成了河荡街巷“穿针引线”的交通工具。这下独立于湖中的古镇,不在孤独,人来人往,舟船穿梭,一下子热闹起来。
游览穿越中,你会惊奇地发现,这排成排,立成栋,只有两层阁楼高的建筑物,都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特点:青瓦白墙,临水开门开窗,即通风,又能惬意的欣赏河道两岸的景物。着实具有“古宫闲地少,水巷古桥多。看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
说到连通古镇的干道拱桥,锦溪镇有“三十六桥,七十二只窑”的美丽传说。镇内外所有的拱桥,都建于明清时期;每座桥的名称和碑刻碑文,也保存得相当完整,清晰可见。特别是52米长、宽3.8米的“十眼长桥”,更富胜名。有九柱十孔,连接着锦溪镇的五保湖和淀山湖,但它热衷于静静的守望着湖中的陈妃水冢,痴痴的与往来的天下游客,共同去穿越和见证历史。
历史的流长,是值得追寻和铭记。其实历年来,锦溪古镇也是文人墨客吟诗作对的集汇休闲地。比如“荇菉溪商苑”和“文昌阁”就傍水而建,除去顶柱,四壁都由一人高并雕刻着花纹的窗棂组成。推开窗,轻风徐徐,近听湖水潺潺,远观美景如画,鸟舟竞技般的飘逸,还伴着日月来相照;关上窗,一地烛光,谈笑有鸿儒,书画满桌筒溢,墨香四绕梁。仿佛能让游人看到明清文人卫经和唐伯虎等,在阁楼里诵景见物所留下诗篇的身影。
古镇还有一个地方不得不提,那就是镇东端历史悠久的陈墓邮局。从明清开始成立,并服务古镇。现在它服务台上陈列的用具,墙上挂配的物件,和里外的建筑装饰都始终保留着原始的容貌。看着不起眼的墙角,有一位骑车的邮递员铜像,一手扶着车把,一只脚踮着脚,另一只踏在脚踏上,做欲蹬状,即跨时空又接地气。那侧身微笑向后看着的姿态,好像有人在身后呼喊,叫停他善意等候的不俗。一个寓意是,让他捎走故乡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另一个寓意是,也让他留下后人对他职业的尊重,对陈墓邮局历史的厚重。
如今的锦溪古镇,早己成为苏南明珠,远近闻名。它浑身上下流光溢彩,保存着历史人文的风貌,静静地向后人诉说着曾经的苍桑和变迁。但也为后人呈现出与时俱进,全新发展中不一样的锦溪。(完)
【作者简介】

姓名:郭文
笔名:春回大地
简介: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简书作者,中共党员,是一个喜欢读书写作的业余文学爱好者,用自己一颗真诚的心,一支笨拙的笔,边思边记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与师友们分享交流、学习探讨,并携手在写作的路上。
注:如果您想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对以上文章发表观点、看法或意见,请扫描或长按下方二维码,谢谢!

推荐阅读
▲为我择偶的“参谋长”
▲绽放生命之光,初圆文学之梦
▲走进周庄
▲鹏哥的婚事(上)
▲鹏哥的婚事(中)
▲鹏哥的婚事(下)
▲一个“志愿军老战士”--朱俊贤的故事
▲保安眼中的沈局
▲读征文《英雄的选择》,感动得二次流泪
▲宅家轶事
▲为背井离乡的故乡人,点燃了一盏心灯
读《从一个故乡到另一个故乡》有感
▲苏南明珠之锦溪镇
注:非本网站内容冬网概不负责,未经本站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信息及作品。如果您也想表感想,点击此处发表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