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到了江孜,原来这是318国道通往中尼公路的必经之路。从上海人民广场到达江孜5000M了。
为了纪念这一刻,我们一行便在里程碑上留下最精彩的身影。
通往日喀则的路况要多许多,几乎是平坦之路,只是车行驶很慢,因为限速,还有边防站也很多,每到一个县,挨个下车接受检查。
江孜达孜尼木我记不得有多少个,而最后进入日喀则地区的定日县,今晚我们会在这里过夜。
我们住在定日县偏远的郊区,所以除了空旷以外,倒也无喧嚣。
司机兼导游帮我们安排好住的宾馆,退了我们当晚的费用,让我们自理。
同车的有俩单身女孩,小4与小7,还有俩单身男孩小3与小5,自由结对拼房,小4与小7一脸茫然,不知吃什么,我和爸爸也无从去处,不如4人一起往前走一路看,沿途看到几处古式民宿,比起拉萨的热闹,日喀则给我的则是一份寂静。上海泰洁干洗店也开到高原地带,这是最高海拔的洗衣店了吧。
我们走了近15分钟路程,因对吃什么意见不一,且也客满,一直走到一家金珠菜馆(好像是这名字),一家小小的以川菜农家小菜为主的。大家都能接受的口味。
还是小4眼力好,说是外堂有与我们同车的东北小哥小5哥,于是便一同相邀,结为兄弟兄妹。
从今天开始一路行程便很热闹了。虽然只是极普通的家常菜,但彼此吃得都很欢乐。
只是这欢乐仅仅只有一晚,因为第二天发生意想不到的事,上珠峰换了一辆商旅巴士。小4因为单人很莫名因为车位不够被赶下车等待后一辆,因此也害她没去成后面的羊湖。小5哥也是一路辛苦坐在副驾驶边一条小折叠板凳,一路估计也很辛苦,屁颠屁颠的。哎~
小4的不能随行总是令人很遗憾,我们也答应她到珠峰与她联系拍最美风景分享给她。
定日途中偶遇一家小杂货铺,买水喝,发现还有出售化石,不过没敢问价,不过后面我们从珠峰那里带回一块化石,倒是真的。
今天是10月2日,我们要完成人生中最高海拔的征途,看珠峰,不是上珠峰,也可以了,心中难免小激动一下哈。
从日喀则到珠峰还有500公里,真心感觉西藏真是大,我们的旅程绝大部分在车内度过,也苦了小5哥把板凳都要坐塌了,多累啊。
途经嘉措拉山垭口,5298米,我请了一块经幡,高高挂在山顶上,任风儿吹动着五彩的经幡,点缀了蓝天白云的单调。给予了活力的色彩。
告别嘉措拉山,路变得狭短的盘山道,而山的一侧,已经依稀看到了雪山的轮廓,露出一个小尖,而越往上越看得近,巍峨。其实我们离着还很遥远,小伙伴们都如同打了鸡血似的兴奋不已。
在进入珠穆朗玛国家公园的碑牌处,大家都留了念,感谢小3为9哥父子俩留了念,小3也是随行的小伙伴,阳光帅气的深圳小伙子-小钟童鞋。蓝黄相间的冲锋衣十分映衬西藏的蓝天金灿的太阳。他也和小5哥一样单个男生,小5哥同室友。
西藏的石碑上都被来西藏的小伙伴涂鸦成留言板了,各种特写,九哥忍不住也嗨起来,哦,原来在这里突然蹦得老高,贼爽。
珠穆朗玛峰意为第三座女神峰,梦里寻她千百度,没想到今天能近在咫尺,不由哼唱起耳闻儒祥的<珠穆朗玛>与<走进西藏>。
离梦想越近,从虚幻到现实,身后边是珠穆朗玛峰,而在我身边便是海拔最高的绒布寺。到达这里我们完成最后一个边防站,是在一座军营棚里。
我,老爸,小2,小7,小5像脱了缰的野马一般,怎么搞怪怎么来,在这人人都会肆无忌惮放纵一次。
站在5500米海拔,身后便是珠峰的庄严冷峻却又慈祥矗立在那里。我的羽绒服连帽处被挂经幡的铁丝刮了一道口子。呜呜呜。
老爸不知从哪里找到一块石头,让我带回去,石头的一面依稀能看到有螺纹,原来这是一只海螺化石。原来这里远古时代真的一片汪洋。
今晚我们宿营就在珠峰大本营上,第一次和大家睡在这样一个大帐篷中。对于很多人可能感觉十分简陋,女孩子梳洗不方便,的确除了这点用水确实不便,因为水都是当地藏民从山下运送上来,在食物配给上也不方便。
所以用餐除了泡面,蛋炒饭,炒面就没有其他的。而且也贵。
但此时也顾不得太多,老爸选了份25元蛋炒饭,我和一起在小账篷里的小2选的酸菜牛肉泡面,小5哥的是红烧牛肉泡面。
小帐篷是大帐篷的侧卧,侧卧能睡4人。我和9爸,小2晚上睡里面侧卧。主卧大概能容下15_6人。因为我们是散客拼团。另一些小伙伴,还有小3,小7被拉去别的帐篷,而小5哥与另一队友睡外大卧,与另一团队组一起。
侧卧帐篷很清静,许是疲劳,9爸早早已入睡,我们用厚被作为床褥,铺在下面当作床垫,用租来100元一条的睡袋当被子裏着,再盖上毛毯。
夜晚珠峰还是比较冷,尽管屋内还暖暖的,但对于我这个冷血动物,手脚冰冷非一日之寒。更何况夜深人静时。
小2临睡前要去上厕所,在屋外隔了三个帐篷那里的一个公厕。因为室外无路灯,又寒,姑娘家只身去那儿也不安全,有我九哥护送下过去。义不容辞啊。
屋外确实寒,羽绒服穿着好许多,抬头星光闪耀,满满地玻璃碎儿,太美了,可惜太远了拍不清。如此满满的星空,或许只是在西藏能看得见。
在珠峰除了9爸睡得很沉,小9却夜不能寐。但帐篷里无电视无网络,除了翻看相机,又不便出去,夜里已经听得见风啸声,睡梦中隐约感觉有一道光照进,定睛一看,原来是有人查房,看看有无人体感不适,我和爸买的吸氧罐一点都没派上用,80元确实花得很亏,但也庆幸9爸和我身体体质很好。
清晨山上的气温很低,张嘴都能哈出气来,一些小水塘都已结了薄薄一层冰。雪峰依旧在那儿,与我们一起守候阳光,大约八点,终于在这里看到第一缕阳光,日照金光真的很美,美得只教人不忍离去,美丽的女神目送我们渐渐远去,我们却永远记得她的样子。
离别珠峰,我们的行程过了一大半儿,有些小伙伴明显有很强烈的不适,有4人昨晚就住山下的村庄,当然也看不到别样的满天星。小7的状况很糟,吃不下东西,一路想吐。
这里补充下小7是位四川遂宁90后女孩,因名字中有琪,谐音7,亦称小7,爱戴红帽,也叫小红帽。小2是时尚达人,有红帽,黄帽,云南昆明人,在北京工作,算是北漂,因为也爱戴大红帽,亦称大红帽,小名叫二妮,所以称小2。小5哥是80后东北小哥,因网名独闯小5命名。9哥因结婚纪念日是3个9,而此次进藏又逢9月,9是我的吉祥数,因此我们的数字联盟就结合,后又加入小4,小6,小3,小1。
小7的状况很令人担心,一晚上都没怎么好睡,一晚上吸氧又缺氧,又晕车又高反,赶紧给她用高原安与红景天,车离开高海拔稍适些,不过也没吃任何东西,除了水,我们在定日用餐,她就在车上休息。
傍晚我们回到日喀则,前去参观后藏地区第一寺院,扎什伦布寺,这是历代班禅大师执政地方。
西藏分为前藏(卫藏),昌都,林芝,山南,拉萨为达赖管辖,后藏地区包括偏远的日喀则,那曲,阿里为班禅管辖。
扎什伦布寺又名吉祥须弥寺,位于日喀则地区尼色日山下。是该地区最大寺庙,也是后藏地区唯一一座黄教格鲁派寺院。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格鲁派著名6大寺院,拉萨地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日喀则地区扎什伦布寺,青海西宁塔尔寺,与甘南临夏拉卜楞寺。迄今为止我只去过三座,除拉萨地区三座均无时间去,早些年去的拉卜楞寺,加之进藏前去的塔尔寺,再就是此次扎什伦布寺。
扎寺的门幅不奢华,只是在左手位门边立着一块天蓝色镶金字石碑扎什伦布寺,顺着门一条径道直走进去,右边也有一排形似塔尔寺的白塔,左边有一株参天古树,应该是菩提树,在进去便是一座偏殿,有各种护法,偏殿有个侧门通往正殿的前院,从前院登上正殿,一座据说三十多人那么高的强巴佛(未来佛)威严矗立在世人面前,这尊佛像据说是整个藏区最大的强巴佛像,叩拜可以祈福自己未来风调雨顺,一定要拜一下。
忘了补充一点进佛堂寺院须遵守左进右出,顺时针方向参观,包括转经筒方向也一样,进殿要用手打一下挂在门檐上的铃,以告诉佛祖我来参拜您了。
参观了历代班禅的行宫,塔身,执政地方,关于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功绩尤胜。西藏得到解放,废除农奴制,也进京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这些建筑见证了西藏沧桑的历史,尽管还有一些因为战争没能保留下来,但扎什伦布寺却是迄今为止,后藏地区保存最好的寺庙。我们通过这些,可以想象当时西藏的格局。
有一幅画大象上骑着一只猴子,猴子上立着一只兔子,兔子上立着一只鸟,据说这幅图代表着西藏人民心中向往着和平团圆。
离别了扎什伦布寺,我们回到前天住的宾馆洗漱一番,约了之前暂别我们小4,小4打了车赶来的,好感动,我和9爸,小5,小7,就相聚在最初相识的那家小菜馆,在离别日喀则的前晚,留下最美的记忆。
因为开心多喝了些酒,第二天依然昏睡状态,直到一阵敲打声打扰了我的云梦。已经7点15分了,还没梳洗,赶紧收拾,匆忙之中,我好像掉了件皮肤衣,果绿色的,就算给西藏之行留个纪念,好在也不贵。
顾不得去吃早饭,我们已经晚点了,其实今天的路程并不赶,但不知道为何定那么早时间,因为在珠峰那晚并没有好好睡,所以现在很累。
太阳升起的日照金山已不如之前那么激动,但我还是把它最美的那一刻留在自己的相机里,看着那整齐梳理好的云朵,井然有序排列着,任凭霞光缓缓映射在山顶。
我们今天要去此行中最后一个景点,羊卓雍措。
但在此之前我们又参加了一次日喀则地区的藏民家访。
我忘了这个村叫什么村,接待我们的女主人雍丹卓嘎。日喀则地区的藏民生活比较简朴,房翎也不是很考究,牛马羊鸡猪等牲畜养在自家房院楼下,没有蔬果可种,只有一边堆放的土豆(洋蛋蛋)。依靠太阳能烧水,所以在这里水与火都很稀缺,因为日照强,所以藏人的作息依靠天气。
显然这里不可能有松茸与虫草,这里的人生活只要依赖于放牧。
我们围座一圈,室内描着一些雕花与彩绘,与工布藏家差不多,只是没有工布的华丽。
好客的女主人奉上香浓的酥油茶与青稞酒,还有糌粑,土豆,我和爸是真饿了,可真是觉得糌粑很好吃啊,听着雍丹讲她们民族的故事,婚嫁,日喀则地区因男女比例不均,允许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仅限同姓宗族兄弟姐妹),葬礼按天葬仪式为主。
到了冬季,山上粮草少,放牧少,政府会给他们生活补助,他们所住的房子,也是内地与他们结对盖的,日喀则好像是江苏上海与北京结对盖的房。
当地藏人只戴银,不戴金,藏人把财产换成金子全奉献给佛,日常就配戴银饰品,据说银还能帮助检测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不是真的,尚不得知,不过买了一根小小格桑花式样的银链子送爱人是美美的,就当给她留个念想。
我在民族村外换上当地藏袍,小7也式,欢歌载舞,秀上自创式藏舞,一只小牛悄然走近,我和小5哥一起又逗小牛玩。
离开民族村后过不久,司机导游指着远方一处,那便是天葬台,只是现在不让汉人看了,说起天葬其实早在迪庆的时候就有耳闻,蒙古族与藏族是没有墓碑的,他们认为一切生物都是自然创造,人死了他的躯体回归自然,而灵魂却已去了往生或脱离轮回。
沿途返回,经过岗巴拉山垭口,这里看到有人拉着几只藏獒合影,十元1位,小5哥,小2都已经和狗狗们合上了,好家伙,我也上。我选了一只白如雪的雪獒,雪獒品种少,整个村上没有十只的,果然是有着高贵血统的狗,看它优雅的样子很温顺。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小明星,岗巴羊,小小的十分可爱,只是照一下也要5元钱,十分坑爹。
一路行一路看,沿着崎岖山路,看着这山头到那山头。一直到山顶,这便是羊卓雍措的观景点,从山顶往下看,羊湖像一条碧蓝色丝绸。狭长而弯绕。羊卓雍措也是高原地区的圣湖之一,即纳木措,玛旁雍措,羊卓雍措。羊湖海拔4998米,近5000米,虽然不是面积最大,但却是颜色是诡异的亮蓝色,如同上天打翻了调色板,竟把它画得如此美。
曾经只是在画中看到羊湖,而今它就呈现在我们面前,风和日丽,但阳光太强,以至于把整个湖面都闪了,其实在山顶腑视山下,景色依旧那么美。
山上的风挺大,但我和我的小伙伴却并不以为然,因为在这里是年轻人的天地,就连9爸也活跃起来,西藏真的有种神奇魅力,能让自己一下子又回到二十岁的青春,飞扬,跳跃,嬉戏,可以任由自己任性一回,我,小5,小2,小7,在这里找回到最真实的自己。这就是我们此行的意义。
西藏的每一条湖都赋予了年轻的生命,羊湖亦是如此,人,牦牛,藏獒,羊,偶然还会着见一些飞鸟。或许这是我们看惯了都市喧嚣灯火辉煌的城里人,从未见过,从未如此亲近自然。
蓝天碧水早已不是最吸引我的,然而我真的已经感受到自己与天最近距离的亲密。
有一抹蓝叫做天空蓝,而在蓝天下映衬着羊湖亦是如同绿松石色一般,青碧如玉,这就是羊卓雍措带给我们不同的色彩,在西藏你或许可以看见很多美丽的湖,而唯有羊卓雍措的颜色却是世间没有一种准确的颜色可以形容。
有人说羊湖的蓝有些妖魅,因为在不同天气变化下,呈现出的颜色千变万化,而一般阳光明媚下我们看到常态下的羊湖是近似孔雀蓝的那种颜色。
山河之恋,有山的地方必然是有美丽的水源。我将永远记得这片世外净土,远离浮躁。
日暮中的羊湖依在,而我们不得不踏上回程的路,不知何时再能来到这里,重走当年走过的足迹。
我们的行程没有去江孜古堡,那是当年冯小宁导演拍<红河谷>的地方,那段血与泪的历史见证了西藏军民浴血奋战为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历史,而今留下的只是断壁残垣的遗址,历史留给后人却是让我们永远铭记于心。
我们从曲水回到拉萨,从今天以后,我和小5哥,小2,小7,小4会踏上每个人各自旅程各奔东西,为了也纪念这份缘,回到拉萨,我们一起欢聚大餐一顿。今宵多珍重。
和伙伴们依依惜别的感觉,顿时让我心情倍感失落,坐在出租车上回酒店,竟无暇欣赏拉萨布宫的夜景,而我们的行程已渐近尾声,可我依然还没有过瘾。甚至都没怎么静静欣赏拉萨之美。
回酒店后把所有脏衣都洗了,拉萨日照很强,把衣服晒在顶楼平台,第二天就晒干了。
在拉萨睡的还是比较好,感谢小6为我和9爸安排西藏百益大酒店,有一种家的感觉,酒店楼下就有大超市,9爸会去买些下酒菜和啤酒,拉萨的啤酒真的很好喝。
10月4日,来拉萨已经是第十天,日子过得真是快,一早7点,我和9爸又开始新的旅程,因为通麦天险,我们然乌之行去不了,所以改了线路去山南。
山南是离拉萨最近的地区,所以山南之行,我们的行程就是一天,晚上又折返拉萨,因为没时间去拉姆拉措,事实拉姆拉措的交通状况也不容乐观,好遗憾。
不过为弥补缺憾,我还是打算把对拉姆拉措所知的情况写一下。
拉姆拉措位于山南加查县泽当镇以北,加查曲科杰丛山中,海拔4000米以上,离县城65公里左右。周边群山环绕。拉姆拉措又称朗龙措,琼果杰神湖,拉姆指神女,仙女,拉指湖面,她是圣姆神湖,湖面海拔5000米。
拉姆拉措缘何成为神湖?传说她是一条能照见自己前世今生的湖。拉姆拉姆虽然不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也不是很大,冬天冰雪冰封了湖面却有一种别样的情愫,神湖的魅力在于它的传奇。
虽无缘看到拉姆拉措的神奇,不过在西藏似乎每一处都留着它神秘的传奇。
我们路过的第一个点,是一片沙丘,与神猴石,与别的地区不同的是,山南没有林芝的绿洲,亦没有日喀则高海拔的大山,雪域,山南的海拔并不高,因为沙丘,感觉这里有些沙化,虽有蓝天白云,但空气并不十分理想,植被也少,稀稀落落夹着几根干涸的草根。
神猴石的由来不得知,只是那块巨石坐西向东,望着远方,犹如坐猴,传说是女娲补天时掉下的一块灵石,因为西游记里美猴王也说是石猴所化,而在石头记中又提及通灵宝玉一说,貌似现在什么与石头有关的都能扯上些传说。
车程行驶了三个半小时,我们来到的第一个景点_雍布拉康,据说山南是西藏文化的摇篮,而雍布拉康是西藏第一座建造宫殿。雍布意为母鹿拉康是神殿的意思。因为建立在泽当县郊外扎西次日山上,形似母鹿的后腿因此得名。
登上雍布拉康的方式有2种,山下有骑马与骆驼,30元一人,也选择徒步。我和9爸还是选择徒步,一是强身健体,二是那马皆是小马,2人骑2马有些贵,骑一马又危险对马儿也不好。有过攀爬布宫经历,其实走走还是挺好的。都是山石路,山道两旁挂着美丽的经幡。因为坡有些陡,阳光照着宫殿的顶十分闪耀,马儿走的道没有那么陡,沿着道徐徐上山。
山顶有座大白塔,导游让我们绕着白塔顺时转三圈,因为这塔埋葬着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遗骨,在西藏除活佛,有大功绩的人能受此最高级别的塔葬。文成公主进藏也是开启了西藏的文化的发展。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援藏干部哦。
文成公主带去的有手工艺师,建造师,所以西藏的建筑有一种古典独特味道,这大概迄今为止中国保留最多唐代建筑的地方。
说起西藏的历史,山南更久远,因为松赞干布被授予三十三世王时便就在此,当时西藏只有语言并没有文字,是一位文宫德赞帮助松赞创下了西藏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而这位文宫德赞也被后人敬仰。
雍布拉康的底层供奉历史世袭西藏王的列祖列宗,以及松赞干布,文成公主与尺增公主的塑像。二楼是藏有经书的地方,藏经阁,藏书楼。存放着西藏最古老的经书,由尺增公主从尼泊尔带进西藏,遗憾的是两位公主并没有为松赞留下子嗣。
登上最高点,远望山下,听导游说那一片地域便是当时文成公主教人种植粮食的地方。说起高原地带的蔬菜虽品种不多,但真心比内地的菜好吃,日照强植粮长得旺盛。口感也好。
在雍布拉康第一次遇到懂汉语的喇嘛僧,并留下了最美的画面,那一抹高原红便是在这圣境之地最映衬颜色。在西藏除了蓝天白云绿林之外,黄色的寺院,红衣的喇嘛僧,五彩斑斓的西藏,在这里随手即拍就是一幅美图,无需喧染与修饰。
我们沿原路返回,那只骆驼依旧在那里低头吃出叶子,或是把前腿跪起打着盹,显然它已经很疲惫,或许这就是它一生,一生被人所驾驭着。直到死亡。我不免想着十分伤感。从它出生的欢快却没有想到自己一生为奴,动物尚且如此,而想到西藏过去农奴制下的农奴是何等痛苦。
中午是西藏所有吃过团餐中最丰盛可口的一次,也相应高大上在酒店中,在这次活动中,我和9爸意外结识了小秦和她的朋友。
小秦一位来自甘肃兰州的好女孩,而再后面从西宁火车站赶回兰州竟又不期而遇,缘份真的是很奇妙的东西。或许这就是所谓命里注定。因为这次来到西藏遇到很多朋友,也因为这次西藏之行给我一生有了不一样的东西。
此外除了小秦,还有一位叔叔,专些级摄影爱好者,也快60岁的年龄,西藏的神奇吸引了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而只有在这里,大家都是平等,特别有成就感,因为敢来这里,这片雪域,无论男女老少都是勇士。
吃了饭,休息片刻,我们又踏上旅程,前往今天要去的第二个景点-桑耶寺。
我们的行程就是一路看风景,累了睡一路,路过一处水葬台,再下去又进入一片蛮荒之地。一座山头又到一座山头,路过孜隆神山,休憩片刻,孜隆山下,五彩的经幡呈了最美风景线,只是山上进香的烟雾辣得眼睛疼。
桑耶寺是今天行程中最后一个景点,位于山南地区扎囊县雅砻风景区,其最大特点集聚西藏,印度,尼泊尔风格,又称存想寺,无边寺,主殿四周有4座不同颜色的塔,绿红白黑,每座塔上的每一面画有一双眼睛,四面代表望眼四方。
四塔分别置于四方,守卫着中间的主殿,这是西藏第一座有僧人出家剃度的寺庙,佛法僧三宝齐备。因为这里除了佛殿,僧侣有藏有经文经书,这是与之前参观的寺院最大不同。
桑耶寺是红教宁玛派建立的寺庙,当年藏王赤松德赞主持修建的。里面主要供奉莲花生大师与强巴佛(未来佛)。在桑耶寺听到僧人辩经亦是一番风味。
我在那里请了一条黄色有法印的金刚结,祈福家人幸福安康。
从主殿出来,登上绿色代表未来的塔,四尊不同颜色塔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与本我,但好像只有绿塔未来塔能允许登上去,祈福未来(来生)塔顶最高一层就放置一尊未来佛。
参拜之后,走出塔门,往远方看整个桑耶寺全景虽谈不上壮观,但却有一种隽秀之美。
告别桑耶寺,我们的山南之行的一日游也进入尾声,而和小8也依依惜别。
回到拉萨之后,心情不免失落沮丧,小4,小5,小7,小2,小伙伴们分别自报行程,而我在拉萨竟然也只剩最后一天了,心中万分舍不得,真心希望时光能倒流,让我细细品味。很想再去光明港琼甜茶馆感受浓情蜜意,或是在娜玛瑟德再感受一番浓郁的异域风情,然而我们再回不去了。
在酒店有重新整装,听说纳木措的风很大,其实对于圣湖,我心中一直对她寄予期待啊~
晚上闲来无事翻看下火车时,西藏大叔赠我的杂志措爱西藏。于是在梦中神游吧。
这是来西藏几天最早起的一天,5点多就得起啊,此时拉萨还在夜幕中,按照以往惯例依然是路早。临近尾声,我似乎有些流离失所。此时我也不知道在想啥。
因为起得早,且十月初西藏清晨已是透着寒意的,说话都能哈出气,车是辆小巴,9和9爸只能蜷缩在车尾不能动弹。除了睡似乎干不了什么,其实天黑真的干不了什么,小9心情十分失落,自朋友们散去后,常常发呆,尽管再美的风景永远发现缺了什么,而想自己也很快要回去,心情十分复杂,哎,不去想,越想越桑心。
远处的天空渐渐泛白,月亮却依然不忍离去,太阳在这里,月亮在那里,我在车里,而你在哪里,你却在我的梦里。翻过了不知多少山,海拔也渐渐升高,但9和9爸因服用了葡萄糖,却并没有任何不适。
车到一处停下,远远一座大雪山,导游说那是念青唐古拉山,而绕过念青唐古拉山便是仙境纳木措了。每一条圣湖都有神山守护着,恰逢2015年是羊年,有说是马年转山,羊年转湖之说,但纳木措真的很大,转一圈也差不多2-3天,所以我们只是看圣湖的一个角啊。
进了纳木措国家公园的铭牌下,我仿佛已听到她的呼唤,我想象着她的样子,却从未如此近距离与她亲密接触。我是水瓶座的小9,属性灵泉,凡是有山有水的地方大概都是我的福地。
下了车还未看见湖,被扑面而来的寒气打了个冷颤,不过很过瘾。景区周围有一些当地当雄藏族人开的小吃店,还有卖牦牛肉的,只是我们行程拉萨回以后还要路上一天再赶去西宁,不方便带牦牛肉。
远远地一片碧蓝便映入眼帘,其实西藏的每条湖都让人深刻,而纳木措尤甚。大气磅礴,虽说是高原湖,却有着海一般的广博。世界上梦更蓝的是海,比海更蓝的是天,比天更蓝的是纳木措的湖水。
圣湖之美确实名不虚传。
人一生一定得来一次西藏,而来西藏必须得来圣湖纳木措,而今年又是羊年,马年转山,羊年转湖。面对圣湖,起伏让人忘却了心中的纷扰。西藏历经几万年之变,海洋渐渐远离,而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的冲撞,隆起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把西藏与尼泊尔相隔。这里有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有最大的峡谷,有海拔最高的高原湖泊星罗棋布。因为只有在西藏你能见到一生都也许未曾见到过的奇迹与自然景观。纳木措在藏语中为天湖,蓝得深邃,当太阳出现时呈现不同色彩,绿,蓝绿,浅蓝,湖蓝,湛蓝,靛。水天一色,唯有海浪把两者间隔。岸也的白耗牛淡定地欣赏着自然美景,怡然自乐,来伙计,咱俩合个影吧。哎呀,一个海浪打来,9爸来不及闪躲,裤脚都打湿了,哈哈哈。我轻轻尝了下圣湖的水,果然有些咸。因为高原湖许多是海水演变,含丰富的矿物盐。这已经不是简单用美可以形容了。景为美,人已醉。快跑,一只白牦牛突然精神矍铄跑了起来,眼看快追上我们,被主人喝住,我们笑了,牛儿也笑了,湖水记录着我们的笑容。“
兄弟,能给我拍个照吗?”我一回头,一个身着纳木措湖水一般蓝色冲锋衣的帅气小伙。夏林,我在我们西藏群里称他小1。西藏的圣路上,每一站都能结缘来自不同地方的朋友,而小1与我一样来自于5千多公里外的上海。异地他乡见故友。顿时亲切感拉近了。感谢小1兄弟,在我和9爸即将告别西藏之行的尾声画上完美的结尾,但我始终认为我们此次的西藏之行只是梦的开始,并没有结束。暂别拉萨,依依不舍,我留了些念想,又带一些圣洁,在我的心里。
在拉萨的最后一晚,真希望这一天过得慢些,好让我细细品味一下拉萨的魅力,这日光之城,我仰望天空,望着太阳渐渐沉睡。在拉萨的消费很贵,但真心值得去走一走,亲近自然,亲近古老原生态,亲近宗教文化,亲近民风习俗,亲近那些与自己一同追求信仰的人。10月6日,我们的十二日西藏之行圆满结束,再次感谢6妹以及西藏中青旅为我和9爸安排的这次圆梦之行。如果有同样喜好藏游爱好者又不太会安排线路计划的,可自找攻略或联系小6,让她们社帮你推荐几条适合自己出游的线路,是个不错的选择。拉萨的火车站巍然屹立在圣城,小6为我们安排了接车,在珠峰9爸没有用的氧气罐不能带上火车给浪费了,不过也说明9爸身体棒,不需要靠外界依赖,我们依然乘上绿皮火车,沿着回归的路,再见拉萨,再见羊八井,再见当雄,再见达琼果,我们穿越在这条天路上,穿梭在可可西里与羌塘原野,路过无人区,看野驴藏羚羊在旷野上悠闲地嬉戏,看牦牛与羊儿在山坡上吃着草,看那孕育长江源头沱沱河以及终年冰雪的唐古拉山。坐在车窗旁发呆,一直到日暮。7日上午天蒙蒙亮,又回到了西宁,由于在此之前安排了青海游的行程,时间很紧迫,之前联系了好几家旅社,皆因时间上偏差未成,好容易联系了西宁中青旅的一日游,行程也十分赶,出了火车站打了车在指定的地赶上了车,就等我和9爸了,好狼狈,在火车上也没有什么太多梳洗。脸也是晒得黑黑的。今天的行程去四个地方,丹噶尔古城,日月山,青海湖二郎剑风景区以及金银滩原子城。
一路向西,高山多起来,左为昆仑山,右为祁连山。而我们沿着山间的高速一路走。路经赞普林卡,赞普林卡位于西宁湟源县,高西宁市区四十多公里,109国道,315国道以及西湟高速交汇处,是青藏高原上唯一一座集藏传佛教八大派别为一体的藏王寺庙,内有藏王松赞干布与王后文成公主两尊玉像。不一会儿便到了丹噶尔古城,丹噶尔意为白海螺,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600多年历史,丹噶尔古城不大,给我的感觉有些像明清时代的古镇,古巷子或许在江南看了很多,在梨园文化馆看一些折子戏表演,演古人公堂判案,照相穿官服都得额外收费,在孔庙当了回孔老夫子的弟子,跟着馆长朗读古书。品尝一下西北的特色小吃狗撒尿,真不明白为啥叫这名,其实就鸡蛋煎饼,放些酱菜啥的,不过味道还很不错。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城隍庙,壁画上画着轮回以及各种地狱酷刑,判官面目狰狞,着实令人敬畏,各种形状的湟源排灯,承载着多元文化气息。日月山座落在青海省湟源县西南40公里,属祁连山脉,海拔最高处4877米,青藏公路通过山口3520米,是青海湖天然水坝,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叠合地带,也是划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重要标志。日月山藏语为尼玛达娃,尼玛太阳,达娃月亮,因山顶有日亭与月亭而得名,日亭下有文成公主石像矗立在此,坐西向东,身在西边却望眼东方故土。这也是文成公主真正阔别故乡进入藏地的进藏之路,所以日亭中供奉着文成公主的壁画与碑文,而月亭中供奉的是有重大功绩的宗喀巴大师与十世班禅的碑文与肖像。台阶上摆放的一只羊的头骨,那是这里特有的岗壁羊。
听着黛青塔娜的<青海湖>我们终于来到久富盛名的青海湖。青海湖中国第一大内陆湖,总面积4583公里,藏语名措温布,意为蓝色的海,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陷落形成的。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大陆板块的撞击,形成了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与昆仑山脉,把原有的海洋渐渐围困在群山之中,西藏很多高原湖有着海水般的蓝,还有着涩涩地咸味,地质中矿物盐的成分。虽然青海湖不是我第一次来,但是再次来到美丽的青海畅享碧水蓝天下天空之镜,心总有一种被放飞的感触如同这翱翔的海燕一心只想着飞得更高。由于时间紧迫要环游整个青海湖需要三天,我们只是到了著名的二郎剑景区,鸟岛因为离得远在海西我们的行程不够所以没时间去,留个念想吧,在西王母像前留个影摆上一个飞翔的姿势。为梦想而飞。金灿灿的菜花配上一汪碧水那一幅最美的画面永远留在我记忆深处。品尝一下青海的湟鱼,有些小贵,也算体验一下特色海鲜了,来西藏半个月都没吃过鱼的滋味了。再见青海湖,再见美丽的青海,沿途经过的金银滩,唱起王洛宾老师<在那遥远的地方>浮现出美丽卓玛粉红的笑脸与洁白的羊群。结束了这十五天的青藏之行。相信不久我依然会踏上青春之路踏寻川西藏之美。
附录:9哥的散文诗结束这次旅程:
措爱.今生
当雪山峡谷的一股清流汩汩而下,
在山与山之间形成那道狭长,
在每一座神山之后,留藏着一汪平静,
有人说它是大地的眼睛,清澈无暇
它守望着这片天空,只为等待今生不悔的眷恋
每个眼睛都有它的故事,它的存在
吸引着无数人的膜拜,它凝视着虔诚的朝圣者归来,又目送他们的离去
源源不断
我不记得风把我带去何方,
我只记得用自己的双方轻抚过那双眼睛
无论在哪里,我都能感觉到你也一样在看着我
因为这是我们曾许下今生不悔的誓言
你不会因为我的离去而寂寞,
因为早在我们相遇的时候,我们在彼此心中留下了那最珍贵的眼泪
无论天涯有多遥远。因为有你的相伴。
那一晚你让我沉醉,你与我相偎,一起看着夜空的星星,我看见满天星光闪耀在你的面颊,因为你说过只有这样方才抚平你的忧伤。
比起你的美,我更爱你的忧伤,因为只有我更了解你,你等待了千年只为等待一个能读懂你眼泪的人。
每个虔诚的人为你祈福,守望这方圣境的安宁。
你是上天的恩赐。扎西德勒。
今生与你措爱,措爱一生。我将永远珍藏着你的美丽,直到长眠
上一页
如果您钟意作者的文章《记忆西藏》,请用微信(Wechat)APP扫描下方二维码打赏作者。

推荐链接
▲谎言与真相的博弈——邂逅长篇纪实文学《重返1976:我所经历的“总理遗言”案》
▲讲坛小记丨遇见惜珍——一位上海作家眼里的四川北路
▲海派女作家朱惜珍的家庭教育智慧
▲听作家朱惜珍讲衡山宾馆的前世今生
▲永不飘散的风情——谈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2016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朱惜珍:上海马路让我魂牵梦萦
▲新书分享会|朱惜珍:发现武康路上的尘封往事!
▲海派作家朱惜珍为小学生讲授"万航渡路的故事"
▲作家朱惜珍:上海老洋房装点我的梦境,沪上旧风景铸就我的文字
▲2018年1月20号上海虹口图书馆现场讲座:当前我国周边地区的热点问题图辑
▲2018年05月19号上海虹口图书馆现场讲座:揭秘雍正皇帝继位之谜图辑
▲上海虹口区图书馆采虹书房读书会沈轶伦女士专场
▲上海虹口区图书馆采虹书房读书会刘常津先生专场
注:非本网站内容冬网概不负责,未经本站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信息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