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玩地点:西藏林芝
从第三天开始9.27,天还未亮,看了下时间已快6点了,换作在上海早已天亮,可是在西藏街上除了出租车都看不到人。我们必须赶在6点半到达白塔处,洗漱完毕后便在酒店前台取了路早,便打了辆的士赶过去,今天的行程在林芝,鲁朗一线。林芝与昌都是西藏地区海拔较低的2个地区,林芝也是整个西藏地区森林面积覆盖率最高,仅次于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因此也被称为西藏的江南,东方的瑞士。因为这里有中国最著名的雪峰南迦巴瓦峰,有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有世界级天然而氧气吧鲁朗林海,有中国六大最美冰川米堆冰川与来古冰川。林芝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区,西藏的江南或许这样被称作的。只不过这里的江是雅鲁藏布江。行车1小时左右我们刚出了拉萨地区来到墨竹工卡,司机在那里加油,我们便在加油站方便,这里的厕所又脏又臭,摒住气息赶紧逃离,没想到门囗突然伸出一只手,原来看似无人管辖的公厕,居然好意思要钱,看这得意的剪刀手,游客们无奈的交钱。我的睡意完全被惊扰,早晨的西藏还是挺冷的,尽管才9月,尽管林芝地区不那么冷,不过早晚地区温差大,户外冲锋衣还是能抵御外寒侵袭的。望着车窗外天空的颜色渐渐发生变化而一轮橘色的光微微从远处的山,红日照亮了山廓,而另一头月亮似乎仍依依不舍离开,随着太阳渐明朗,云也逐渐增多。而我们第一个路经㬌点佛掌沙丘,停留子5分钟,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上游第一个弯道,像个大手掌,故称佛掌沙丘。
沿着雅鲁藏布江的山路不知不觉绕了多少个弯,而渐渐水颜色逐渐变绿,宽阔的江面逐渐呈细条形,这条被誊为林芝的母亲河,尼洋曲,在西藏称湖为措,河为曲。听导游说尼洋河是神女流下悲伤的眼泪。传说墨竹工卡是当年松导赞干布出生地,文成公主来到西藏和松赞共同生活了没几年松赞便去世了,文成公主泣不成声,来到这里松赞出生地哭泣,连神山都为之动容,于是流下的泪汇成这条清泉般的尼洋河。尼洋河有一景观叫做中流抵柱,一大四方大石块阻挡了尼洋河的激流,有人说那块巨石下镇压着一只水怪,从此河水不再泛滥,具体什么情况不得知,不过看这气势却是很壮观,水浪拍打着巨石形成的气雾。在阳光映射下隐约能见到一缕彩光,莫非是彩虹。中午时分,车程行至工布江达,这里开始有当地藏民居住的房子,与一般别的地区藏民住房不同的是,这里是唯一有房顶的房翎,有点像内地三大角式屋顶,其它藏区所建造都是平顶式建筑。工布藏族前身是被流放到此,当时这里地形险恶,有猛兽出入,而这里也很偏,在林芝地区很少找到寺庙僧院,除了山路,交通十分不便。而整个林芝地区经济情况在当时很不发达。
顺着尼洋河一路行驶,伴着她美丽的传说,我们来到今天参观的第一个景点,美丽的巴松措。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语意为“绿色的水”,湖面海拔3700米.是著名的全国4A级景点之一。来西藏大大小小的措数不胜数。而巴松措是整个西藏地区最有特色的湖,因为它湖水通绿,犹如翡翠。为什么湖水如此绿,我想是这里植被环境,丰富的水资源,让这些植被苍劲壮拔,蓬勃,绿色是我最钟爱颜色,不仅仅因为它是生命的颜色。更因为它让我感受到青春,仿佛让自己回到年轻的时候。巴松措不是西藏最美最大的湖,而我说的特别除了它的绿,它是高原地区的淡水湖,高原地带淡水湖稀少,除了巴松措,圣母湖玛旁雍措以外,很多为咸水湖。巴松措中有个湖心小岛,小岛上有一座小庙,还有桃抱松的古树。在巴松措路上我们一队还出场奇险,一位广东来藏的兄弟在搭乘园景巴士不慎将其相机装备背包放景区巴士车上,而我们回程并非乘上之前的28号园景巴士,于是大家都为他捏把汗,
司机导游,我爸爸也一起帮忙联系到那辆28号园景巴士,所幸的所有物品最后失而复得,也是中秋节最大的一场意外惊喜。在游览巴松措之后,我们沿着雅江下去,来到林芝县的八一镇,今晚我们便入宿八一镇,一个现代式小镇,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得参观一下比日神山博物馆,这里收藏着林芝当地曾盛产的动植物标本,而作为活化石流传保护一下来的熊猴,脾气暴躁到可以抓石块砸人,无奈只得离它敬而远之。
西藏的清晨还是挺冷的,天还未亮,就被一阵急促敲门声惊醒,打扰了我梦中的童话,这两天的行程安排的还是很紧促。林芝我们住的是八一镇,相对于住拉萨,林芝住的环境很一般,好在热水还是有,昨晚睡前洗了澡,便舒舒服服安睡过去。竟忘了原本说的时间。匆匆拿上路早。行走在路上。今天的行程是林芝所有路程中的精华。因为即将要看到南迦巴瓦峰,中国最美雪山之首,7782米的雪峰,仿佛一把长矛直指苍穹。其实关于南迦巴瓦的印象早已入脑海中,过去只是在美图中看到她的秀丽。南迦巴瓦是喜马拉雅山系上的一座大雪山,虽然其高度不如定日县的珠穆朗玛降那么高,但南迦巴瓦缘何是中国最美雪山之首,另外一座在藏人心中的神山是阿里地区的冈仁波齐。南迦巴瓦从形状上是一把长矛直指苍穹,且迄今为止无人能登顶,尚未被征服。且山间落差巨大,在其南面由于造山运动影响,形成一个巨大漏形大拐,这是著名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雅江流到此处,突然一个大拐,使水流变得湍急起来。说起南迦巴瓦"羞女峰"很少有人看到她的全貌,一是高,二是林芝地区湿度大,不是雨就是云,看到她的全貌尤其是峰顶,很是不易。又有传神山十分灵验,但凡有日本团队来看,神山闭而不见,只有中华儿女看望她,神山才会欢迎她儿女的瞻仰。好了不多说,随我一起探望神山的芳容吧。
南迦巴瓦的观景台有几处,而最佳观景位置便是直白村,我们去的时节9月正是观景的最佳时节,此时林芝刚刚告别雨季,气温差不多白天在15_18◎c之间。这天是中秋节,而我们却在这里留下最美的身影。坐上观景巴士前往下一个景区,最著名的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拉萨河汇聚流入雅鲁藏布江,这是一条生命之河,孕育着喜马拉雅山脉的成长,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洋,而大洋的回流又折返至此,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一个折返流入尼洋河再流入帕隆藏布江,最后流入藏南印度境内,直至恒河。西藏的美来源于自然赋予它的神奇魅力。虽然很多人不解它究竟美在哪儿,只是去过了便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触动。让自己忘却了心中的浮躁。或许人一生中会去过很多很美的地方,而西藏的美却只有一个,它的美不仅仅只是这些自然之美,却深入人的灵魂,你在感叹这些神奇的时候,自己潜移漠化便把自己的心融入其中。面对着滔滔江水,那磅礴大气,虽然激流比不上虎跳峡那般猛烈,但它有着那大气沉着,辽阔却给了你另一种震撼。中午的用餐是整个团餐中最好的一次,自助式自选菜,也许是环境的不同,感觉自己一下子会吃很多,而在这之前却从未感觉有哪一次吃饭会很香。吃完我们便休息片刻去往下一个景点鲁朗林海。再去鲁朗发生一些小不快,因为是自费项目,导游乱抬价,而我之前报的中青旅时支付的团费也相对有些高,但如果不去鲁朗又好像行程中缺了一块遗憾还有林芝的石锅鸡,不过好在和团队的小6联系了,帮我们解决了其中争议,让此次的行程又变得绚丽姿彩。再次感谢小6,感谢西藏中青旅圆我们的西藏梦。
鲁朗是林芝通往通麦的必经之路,按原先定制的线路,我们此前出行应该是不走大峡谷线路而去波密,这个拥有着北欧风情的小镇,观览著名的世界级冰川-米堆冰川。还有那宁谧的然乌湖。无奈运气差了些,通往通麦的必经之路因前阵暴雨塌方,无法过去,于是我们的线路被作了下调整。站在色季拉山垭口,5103米的海拔,一览众山下,代表着蓝天白云河流大地太阳的五色的经幡在风中舞动着,密林深处蕴含着远古的植被与树种,因为有神灵的庇佑,让鲁朗成为西藏的绿林,西藏的江南,也给西藏一些荒芜之地中留下了绿洲与活力。在这里远望南迦巴瓦羞涩的面容,只可惜云层太多,峰顶看到并不是很全,但天气真的很好,却也并没有太多扫兴之事。中秋节一群素不相设的朋友,相聚分享着美味的石锅鸡以及西藏的月饼,或许大家来自于不同的地方,却相识于西藏,这就是是缘,而我们也彼此欢聚团圆,度过一个别样的中秋夜。明月,美酒佳肴,林芝一行渐渐步入尾声。第二日,我们便按原路折返,路经伍巴村参观了工布藏族的民宿,体验当地特色美食,糌粑,酥油茶,以及锅庄舞。工布藏族是最接近汉化的藏族,伍巴村,全村落25户人家,接待我们的女主人拉姆是整个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在这里能读书的藏族人学习汉化的当地学生都是因为内地援藏的支教老师教他们学习汉语,所以她们感谢党,感谢汉族同胞帮他们建设家园,现在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依赖于牦牛,虫草,松茸,当然粮食作物,蔬菜水果也有,主要送往拉萨,因为整个藏区物产丰富些的只有林芝,而拉萨的水果依赖于西宁与林芝,但因为林芝路线不便利,品种也单一,所以西宁是主要配送的产地。
工布藏式家舍像极了农家小院,索朗拉姆家住8号,院外有鸡舍,进门左边是种的大包心菜,土豆,辣椒,又边是一个大花园,美艳的大丽花足有人一样高,这或许是我见过最美的花苑。工布藏族的牛羊并不住在自己家,而统一在村长盖的大棚里,这与内地的也很相像,集体化,故在拉姆家我们没有见到大牲畜,除了些鸡,还有几只藏香猪悠哉地晒太阳。藏舍分为二层,一楼进门是个前厅,左边是灶间,右边是洗漱间。前厅后面便是中堂,挂着是彩绘的壁画装饰,二楼靠左的第一间是个佛堂,里面供奉着一些藏传佛教的物件,因为涉及到宗教,这件屋子是不对外开放,佛堂边的小舍是祖母屋,再就是二楼中堂,也就是招待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宾客。这是一个极具藏式风格的屋子,四面的墙上挂着美丽的唐卡,还有一些壁柜上,房檐上,窗棂上都刻着隽秀的雕花我们围坐在塌上,围成一个圈,一位年长的老妈妈和一位藏族装束的妇女提出大水壶与茶歇来,拉姆说这是她的阿妈拉和嫂嫂。一杯香醇的酥油茶,配上烤土豆与糌粑,便是最美味的,老人不懂汉语,拉姆说她是家里甚至村里汉语最好的,每次她都会接很多单,每次接待游客,村里都会给她家2000元的补贴,所以接待我们这些游客,她们是很乐意,一是增进交流,二是对于这来说也是她的职业工作,三也可以推广她们村的特产,民俗,让大家知道工布文化。工布受汉化影响深,他们实行一夫一妻,有别于后藏地区,对于天葬,不同于后藏地区,他们除了天葬,塔葬,水葬,树葬,土葬,形式根据地理环境因素。不过对于藏人最祟尚是天葬,德道高僧活佛用塔葬。拉姆家有2个小扎西,大的已经上省城学校,小的明年也上学,拉姆说要让他们读大学,学文化,拉姆的丈夫和哥哥挖虫䓍去了,在很远的地方,一个星期回来一次有时半个月,甚至一个多月,而留守在家中的一般是妇女与儿童,而她们的生活手工艺织绣还有些老人会打制银器。拉姆头上戴的帽子说是阿妈拉出嫁时绣的,她骄傲取下给我们看,一个小小的绣图样都能透出老人一双巧手,还有她的银腰带,镶着绿松石蜜腊等宝石,她说这是她出嫁时,父母给她的嫁妆,藏人婚嫁没有谁娶谁嫁之说,所以他们婚嫁自由,男人可以入赘到她家,她也可以别男家去,因为她家与夫家就住对门所以没有所谓讲究,一头猪,一坛酒,一只鸡,两个人情投意合就结婚了。除了结婚和节日盛妆,工布妇女喜欢穿青黑色服装配带彩色丝线。也不会打扮妖绕,一般配带银饰品,她们很节俭,藏人把所得的收入财产除了日常开支,绝大部分用于购买金子,供奉佛寺。因为信仰,所以虔诚。
告别伍巴村,我们按原路返回,一路颠跛一路睡,之前看到尼洋河的兴奋也被疲倦而遮盖了,不知道还有幸能再看到这片绿色。沿着318一路骑行的人很多,在路上所见好几队,很佩服这些勇敢的骑行者,尤其是那些女骑行者,坚定的信念,使他们一路坚持下来。回到拉萨已快晚上六点了,天依然很亮,余热未散去。我们在天海路的那家川菜馆点了些牛肉,一碗老油抄手,一碗牛肉面。一瓶拉萨啤酒。挺经济实惠的。后我们有时间也在那家菜馆吃。明天就是十一国庆,回宾馆看到朋友圈各种出发,各种人山人海,想到我们在这人群稀少的西部地区,不由庆幸。今年的十一注定是永生难忘的十一。从今天开始我们便开始真正进入高原之旅,由日喀刚到珠峰。几乎每天我和爸都会一早服用葡萄糖注射剂增加免疫力。今天的行程一早便要去边防大厦集中办理边防证。西藏很多地区要办理去珠峰,阿里等地。只是没想到在办理边防证竟然耗了整整一个上午,还没吃午饭。后来大约出了拉萨城到了江孜。此时差不多已经14时30分。中午的伙食比林芝的更糟,除了土豆,也没感觉特别入味的菜,但出门在外,入乡随俗,许是饿了,吃了比往常都要多。行程接下去都在赶时间原计划去羊卓雍措和扎什伦布寺的线路都安排置后,今晚我们要抵达日喀刚市。日喀则是西藏地区第二大城市,仅次于拉萨,又是后藏地区历代班禅驻锡之地,政教中心,海拔比拉萨高,大概4000米左右。日喀则是最接地气的西藏,相对看到的藏民也多了许多。我和小伙伴们的友谊也从此刻开始,初识小4,小7,再遇小5哥,第二天相遇小2,小3。具体请看下集。
下一页
上一页
如果您钟意作者的文章《记忆西藏》,请用微信(Wechat)APP扫描下方二维码打赏作者。

相关链接
▲2019-2020元旦川西之旅西行记
▲老钟
▲作者应俊新浪博客
推荐链接
▲谎言与真相的博弈——邂逅长篇纪实文学《重返1976:我所经历的“总理遗言”案》
▲讲坛小记丨遇见惜珍——一位上海作家眼里的四川北路
▲海派女作家朱惜珍的家庭教育智慧
▲听作家朱惜珍讲衡山宾馆的前世今生
▲永不飘散的风情——谈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2016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朱惜珍:上海马路让我魂牵梦萦
▲新书分享会|朱惜珍:发现武康路上的尘封往事!
▲海派作家朱惜珍为小学生讲授"万航渡路的故事"
▲作家朱惜珍:上海老洋房装点我的梦境,沪上旧风景铸就我的文字
▲2018年1月20号上海虹口图书馆现场讲座:当前我国周边地区的热点问题图辑
▲2018年05月19号上海虹口图书馆现场讲座:揭秘雍正皇帝继位之谜图辑
▲上海虹口区图书馆采虹书房读书会沈轶伦女士专场
▲上海虹口区图书馆采虹书房读书会刘常津先生专场
注:非本网站内容冬网概不负责,未经本站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信息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