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站长故事|冬冬看世界|精彩乐无穷|品味人生录|网路中间站|站点超链接|留言评论|Patreon会员频道|爱发电会员频道|

从和平公园到和平书院
--公园里的文化传承美

作者:Winter 更新时间:2024-05-16

十年前,我参观了台湾省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这是一家座落在生态丰富、绿意盎然的北投公园内的公共图书馆,这是大中华区境内首家开在公园内的公共图书馆。周围环境优美,不仅有小溪流过,更有绿树环抱。室内书香,户外鸟语,相映成趣,阅读成了一项惬意和享受的活动。如今,在历经二十二个月的改造重新对公众开放的上海虹口区和平公园内,一家二十四小时不打烊的公共图书馆--和平书院于今年四月二十三日世界读书日当天正式对公众开放。与台湾北投图书馆一样,和平书院所在的和平公园内湖水清澈,花草繁茂,群鸟翩飞,四时景美,是集观光游览、休闲健身及书香阅读于一体的爽心怡情之地。我想,这应该是大中华区第二家开在公园内的公共图书馆吧!

和平书院是上海虹口区按照“文化+生态”的思路,推出的文化和绿化相融合、阅读和行走皆相宜、生态和生活均可享的公共文化空间项目。和平书院作为上海首个城市公园阅读集群,由综合馆、少儿馆、艺术馆和刊茶社以及碳秘馆组成。

走进和平书院综合馆一楼,一架钢琴和旋转式楼梯会立即闯入读者的视线,右边书架则是虹口区重点打造的“文化三地”图书展示区,虹口区是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和文化名人聚集地。虹口区以和平书院建成为契机,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虹口”,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惠民育人的社会功能,全力推动红色文化融入虹口城市基因,不断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少儿馆是以自然科学为馆藏主题,少年儿童和亲子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儿童友好图书馆。在馆内一楼,我看见一块榻榻米风格的区域,这是低龄儿童亲子互动空间,家长和孩子可以脱掉鞋子坐在铺着竹席的地板上,陪同和教导孩子在书香世界里寓教于乐地阅读。此外,书籍分类也有别于其它常规图书馆的做法,这里则是从儿童视角出发,把图书分成12个主题排列,比如‘世界真奇妙’‘好看又好吃’,这既贴近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好奇心,又激发了他们探索阅读和理解的乐趣。

从少儿馆搭乘电梯前往地下一层,这里是和平书院定期举办文化讲座的场地。在今年的母亲节当天,我在此地参加了母亲节特别活动--作家魏丽饶女士新书《醒梦》分享会。在魏女士的讲述中,我悟懂了“孝顺”不止在于孝,还在于顺
的人生哲理。

如果在图书馆看书累了,抬头向外望,透明的玻璃窗外映着公园绿景,入目所及是莫奈之窗的春意,还可以走向户外在公园里漫步小憩,与绿色相伴,与自然相拥,沉浸式体检一下美景书香两相宜的和平公园吧!

在公园内设立图书馆,我想,这个创意也只有我们中国人首先想得到做得到。海峡两岸中国人皆为炎黄子孙,台湾省有北投公园的图书馆,我们大陆现在有了上海和平公园的图书馆,这不正体现出两岸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吗?

从图书馆走出来到和平公园,该园也有一段不能忘却的惨悲历史。和平公园是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公园,它的前身是一片荒凉的小村落,1958年,人民政府决定改造成人民的幸福乐园,依靠群众在这篇饱受战争创伤的土地上挖湖垒山,植树造林,建起了一座风景优美、山清水秀的公园。建成后因地处当时的提篮桥区,而取名为提篮公园。195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同时也为了教育后人不忘历史,热爱和平,公园里塑造了一座象征和平的大型石雕和平鸽,并更名为和平公园,沿用至今。

一九三七年八·一三事变爆发,上海遭到日军袭击。翌年,和平公园所在地被日军圈作军事用地,在此筑起六座钢筋混凝土防空洞作弹药库使用,并在周围修筑防御工事。迄今,这些建筑在公园内仍留存遗迹。游人若是不留心的话,还误以为这些是公园里的小假山。但是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六个小土包不同寻常,它们背面一律建有石砌的护墙和牢固的铁门,他们在这里不仅用作弹药库,还杀戮中国同胞,这就是日军侵华的罪证之一。抗战胜利后,这些防空洞一直没有被拆除,被保留至今,提醒着我们后人勿忘国耻,时刻鞭策着我们自强,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而不懈奋斗。

漫步在这绿意书香的和平公园里,欣赏着姿态各异又伟岸坚韧、耐得住性子的树,缀满纤细柔软树叶的翠绿树枝摇曳生姿,与湖面袅袅上升的雨雾相伴相生,好一幅“枝叶烟雨”写意图。

和平公园的花,是率性自然的花。改造后的生态为花儿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在鸟粪、树叶以及水中诸多养料的滋养下,花儿长得干净、饱满又鲜嫩艳丽。尽管有着姣好的容颜,这里的花儿却不高调、不骄矜,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默默绽放。

和平公园的草,是幸福、朴实又壮硕的草。它们在这里恣意生长,长成一片一片、漫坡漫湖的庞大家族。它们与树、花相生相衬。很多花,本身就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草。他们都是人类的好朋友。

从和平公园到和平书院,他们是上海的又一张亮丽名片,等待着更多游人前来细品打卡。在这儿,你可以与树对诗,与花同欢,与草同舞,也可与这里的万千生物一起,书写生动美好、韵味悠长的虹口故事,以文学形式讴歌展现新时代虹口的日新月异和巨大变迁,让更多的人体验到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之美。(完)

作者写于2024年5月15日

相关链接
下载本文WORD版(简体)
下载本文WORD版(繁体)
下载本文PDF版(简体)
下载本文PDF版(繁体)

推荐阅读
2020全国青年作家文学大赛复审入围全部名单公布
2020全国青年作家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漫走武汉图辑
小城故事--万缕千丝的历史裂痕与友谊
《京口三弄》之北固山篇
《京口三弄》之赛珍珠故居篇
《京口三弄》之金山传奇篇
 

精彩图辑推荐
上海南翔书苑绍兴体制与南宋转向图辑(2023-04-16)
上海嘉定南翔法式普罗旺斯太阳小镇图辑(2023-04-02)
上海图书馆东馆图辑(2023-03-25)
2023界浜村诗歌节启动仪式暨杨绣丽诗歌创作漫谈图辑(2023-02-28)

注:本站为公益性网站,非本站原创内容本站概不负责,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或观点。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若您喜欢站长原创文章,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以支付宝或微信方式或点击链接捐助(金额不限)本站持续运行,谢谢大家!

中国冬网制作维护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X768以上分辨率进行浏览。
Copyrights © 1999-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Last updated:May 2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