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金秋,丹桂飘香。尽管疫情还在持续,但枫叶还是收获了火红。这时节,我收到了作家吴金火的书稿《趟过光阴的河》,并附书信一封。在书信中,他热切表达,想请我为他书稿的出版发行作序。
初识吴金火,还是在2020年初,审批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时,通过申报材料了解的。后来俩人仅是通过微信,进行了为数不多的沟通和交流,至今也素未谋面。在收到他的书稿和书信后,我还是尽力抽时浏览了这部书稿。从他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他热爱文学的情怀、及对文字美感和力量的把控。还有他真实而自然的创作风格,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读了他的作品,我感到既高兴又惊讶,高兴的是感觉到他在成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后,文学创作的劲头更足了,创作题材更丰富了。人常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我也常关注到他在相关报刊及网络平台刊发的文章,感觉出他是一位对生活富于热情,对父母、家人、同学、同事及朋友懂得感恩的人;惊讶的是他在本书中创作的诗歌、散文,着笔朴实无华,通俗易懂,没有过多晦涩的华丽词藻。他的作品涉猎领域广泛,有歌唱祖国、歌颂父母亲情的,有关于工作、学习和旅游的,真实记录其成长的心路历程,感情真挚,平淡中透露出满满的正能量。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吴金火文学创作主要是诗歌、散文,在本书中,他将诗歌分成“感恩父母、心香一瓣、风月流年、心灵驿站、致敬典范”五辑,将散文分成“故园亲情、市井巷议、行吟山水和工作印记”四辑,共九辑,向读者倾述。
吴金火写的诗歌,情感丰富,题材多样,体裁活泼,主要是抒情诗,有叙事诗、古体诗,甚至还有打油诗、三句半等。他的诗歌,有抒怀,有感慨,有思考,有哲理,热情歌颂了父母、家乡、抗疫英雄和古今典范等,体现了作者爱国、爱家和爱生活的高尚情怀。
吴金火写的散文大多是回忆性的。如:《我人生的第一双皮鞋》《我人生的第一块手表》《我人生的第一件毛衣》《我童年时的春节记忆》《我童年时的端午记忆》《我童年时的中秋记忆》《我儿时记忆里的露天电影》《我儿时记忆里的故乡老屋》《我儿时记忆里的垂钓逸趣》等,作者通过记录他在人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成长历程当中,接触到的第一双皮鞋、第一块手表和第一件毛衣,这三种日常用品,对于当代人来说毫不起眼,而对于他的人生又是多么的至关重要。通过记录他童年时对春节、端午和中秋的记忆,并对他儿时记忆里的露天电影、故乡老屋和垂钓逸趣等进行了深入描写,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力量,真实感人,很容易激起与他同一时代生活的读者记忆和共鸣。诸如此类的刻画,书中还有不少,在此,就不一一例举了,读者也可以通过阅读而去体味其“文者以明道”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技巧。
吴金火的文笔流畅,叙事清晰。读他的文章,就像是他在与读者面对面的交流,娓娓道来,毫不忸怩作态,无无病呻吟之忌,更无矫揉造作之势,真正做到了有感而发。他创作的笔法看似平铺直叙、轻描淡写,实则错落有致、挥洒自如,尽力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和“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者为人行文,正如我们山西老乡柳宗元推祟和坚信的,个人文品决定于其自身的人品和行为根本。在文章中,他始终将德行,特别是真诚贯穿于其文学创作之中。
我猜测,吴金火这个名字,当初起名时,应该是命里五行缺金少火,最多的还是水、土、木。正是家乡的那方水土,更是金融这片水土,养育和滋润了他,使他的岁月光阴流金似火,在金融文学创作中树“木”成荫,繁花似锦,硕果累累。他将作品取名为《趟过光阴的河》,恰如在他的诗歌、散文里多次提到的“河”,有现实中的河,也有光阴的河,如他在散文《我儿时记忆里的垂钓逸趣》中写道:我从小就生活在乐安江边上的农村家庭,可以说是河边出生,河里长大。他在诗歌《故乡的小河》中写道:打开记忆的窗口|眼前淌着一条小河|河里有我童年的影子|河里有我青春的记忆。他在诗歌《风的彼岸》中写道:我从小就生活在农村|与县城仅差一条河的距离|风从河的彼岸吹来|带来了城市的气息|荡漾了一个少年的心旌|为了这一腔的陶醉|我一直走在去河对岸的桥上。他在诗歌《追赶流水的人》中写道:在我的梦里|流淌着一条河|那是我生命的河|光阴是一条河|我在这条河里|匆匆追赶着梦想。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艰难的跋涉和旅行,在光阴的长河中,人人都是匆匆过客,人生短暂,虽然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还可以活得更有宽度和深度,还有温度。我想,这大概就是作者最想表达的吧!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吴金火在给我的书信中还写道:作为2020年加入中国金融作协的一个年纪较长的新会员,虽然文笔稚嫩,难登大雅之堂,但还是坚持笔耕不辍,如果一生,哪怕最终只能出版一本属于自己的书,也是他最值得高兴和纪念的事。现在,他的诗歌、散文作品集《趟过光阴的河》就要付梓了,我知道,这是他出版面世的第一本书,希望他以出版面世这本书为起点,初心不改,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继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为喜爱他的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丰盛的“金木水火土”。
是为序。
中国金融作协主席
中国金融文联副主席
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
阎雪君
2022年10月1日
于北京金融街中国银保监会大厦
吴金火,男,一个60后的文学爱好者,江西乐平人,祖籍安徽旌德,现居江西浮梁,供职于农行景德镇分行,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会员,《神州文艺》签约诗人、作家,美篇认证“文学领域优质作者”。近年,有多篇诗歌、散文见于《金融作协》《文化农行ABC》《神州文艺》《书香神州》《湛江日报》《中山日报》《瓷都晚报》《景德镇文艺》《景德镇金融》《景德镇银行业》等刊物及多个新媒体网络平台,并有多篇获奖文学作品入选《当代散文诗歌精品选》和《青春的回眸》文集。

【作者简介】阎雪君,山西大同人,现任金融作家协会主席,金融文联副主席,正高级职称,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兼任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协会宣传工作委员会副主任。2013年被国家文化部、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联和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
1990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山西阳高县制药厂、中国农业银行阳高县支行、中国农业银行大同市分行、中国农业银行山西省分行、大同市农村信用合作管理处、中国人民银行大同市分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华夏银行总行、中国金融工会、中国金融文联任职。18岁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在中央、省部级报刊发表作品430多万字,其中发表和出版长篇小说《原上草》《今年村里唱大戏》《桃花红杏花白》《面对面还想你》《性命攸关》《天是爹来地是娘》等6部,长篇报告文学60多篇等;同时发表各种金融类调研等作品200多万字。主编《中国金融文学》杂志、《中国金融文学奖获奖作品集》(一二三卷)、《当代金融文学精选》丛书(12卷)等,作品多次获得全国性奖项。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对其进行了研究和评论,称其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金融特色。多次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全国金融系统有关单位等进行文学创作讲座。
相关链接
▲金融作家风采: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主席阎雪君
▲天是爹来地是娘
▲阎雪君:用生活纤毫雕刻金融人的沉浮
▲天地之间唱山曲
▲阎雪君:说说戏里戏外的事儿——长篇小说《今年村里唱大戏》后记
推荐阅读
▲呈给母亲的赞美诗
▲韩国朝鲜分裂:三八线划出语言鸿沟
▲印太战略下的沙璜岛:中国警惕印度印尼军事合作
▲彩虹旗被“打格”芒果TV被禁转播欧洲歌唱大赛
▲在台北当酒店小姐,不一定要很会喝酒
▲中国计划生育和出生率问题
▲中国近代史风云人物: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
▲十五年后 张国荣为何还在收获粉丝
▲香港导演在英国:关锦鹏谈人生、女人和香港电影的生死
▲TVB五十年|此情可待成追忆
注:非本网站内容冬网概不负责,未经本站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信息及作品。如果您也想表感想,点击此处发表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