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东促会红旗艺术团由部队退役的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工作者自发组成,成员大多为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志愿军后代。他们满怀对党的奋斗历程、共和国辉煌、老前辈的崇敬,创作、排练了大量优秀歌舞、短剧、情景朗诵等节目,配合建党、建军、长征、抗战胜利、国庆、抗美援朝等重大节庆,深入部队基层、干休所、街道、社区、养老院等做过上百场公益演出,受到各界广泛好评并屡获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等组织的文艺原创、演出大奖。
在齐路通将军的鼎力支持下,将军的后代,传承红色文化,红色基因。有著名的作曲家呂其明老师当顾问,他的
《红旗颂》家喻户晓。今年建党100周年之际,习进平主席为他颁发7.1勋章!呂其明老师为电影巜铁道游击队》和电视连续剧巜铁道游击队》的主题歌作曲。又将缩小版
《红旗颂》和《高粱红谷子熟》的亲笔手抄夲,赠送给了红旗艺术团,如获至宝!团员们激动的热泪盈眶,感慨万千……这是镇团之宝!这个是专门为红旗艺术团量身打造的节目,也是独创的节目,每次必演。缩小版的馈赠给他们日后的演出成功,是强大的动力!
《红旗艺术》演出团,走过了十个春秋……在吴林后勤顾问、卢江政委、马少骅团长、佳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在顾问团有关领导的共同关怀指导下,他们团结一心,是兄弟姐妹,传承红色文化是主律,是他们的自豪。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有坚强后盾亲力亲为,为日后的演出夺冠起到关键的作用。由歌唱家孙正芳老师当监管,她己85岁高龄。曾在全军艺术调演中荣获大等!她是原海军末代文工团的团长张汉郷的夫人。还有上海群众艺术馆长孟平安老师也是顾问,因年岁大,现由马少骅接替当团长。正是因为有那么多的顾问领导长期倾心指导下,演技日渐提高,发挥各自的特长,给观众过目不忘,反响热烈。尤其是台柱子孙正芳老师严格把关,表情、服装、道具,一丝不苟,业余的当专业的要训练,在坚强后盾们的监管下,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演员精湛的演技,感人肺腑,催人泪下!201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8週年大庆,在江西南昌大剧院和江西的红二代联袂演出
《红军颂》大型歌舞,轰动四方,江西电视台,《江西日报》作了头条报道,他们的节目《乳娘》一举夺冠!剧情里在山东胶东的育儿所,战火纷飞的年代,大批的八路军,新四军他们行军作战,骨肉分离,将1223个幼儿,放在育儿所由300多位乳娘,精心地浦育一革命的后代,倾情倾力,用乳汁小米,喂养他们,用常人难以忍受的承受度,用滿腔的热情,用温暖的琼浆浇灌孩子们的心田……熬过了艰辛,这些乳儿中他们大多数人成了国家的栋梁。78岁的梁恒骊老师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当年她们姐妹四人都是在育儿所的,由乳娘照顾长大。后来随父亲部队转移到上海,她是上海将军的后代。在《上海将军演出团》当领导。令人难忘的是梁恒骊大姐在央视倪萍的《寻亲》栏目中,幸运的找到了当时的男乳儿女乳儿,都90多高龄了。虽然70多年过去了,历历在目,扣人心弦,刻骨铭心!《乳娘》节目在上海宝区演出又荣获五星荣耀大奖,给宝山区,大场镇增光添彩,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评价!奖杯由宝山区大场镇保管!《创世老兵》节目,荣获最美歌声大奖,应邀参加上海市部队2020年新春会演。
演出的女声小合唱《九个炊事员》
,男生四重唱的《西江月》,三重唱《映山红》节目……演出的每一场都座无虚席,掌声雷鸣!好评如潮。团队有共同的信念:体现军人,军姿,军貌。加上经历,信念,理念,三观相通,人生观的合拍。团队20人左右,大家一起乐,一起玩,起奌很高,共同努力,每次的演出,淋离尽致,感动了自已,感动了观众,像似草原上的乌兰木骑小分队,将军人的风采尽展。
团队人虽少,各自发挥特长,共同提高,他们自编自演《铁道游击队》,混声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微山湖上,荡气回肠,不断推新,用心,用情,倾情演艺,把自己好的一面呈现给观众,产生强大的共鸣!现年73岁的卢江老师中共党员,大校军衔。她说许多二声部都自己配,没制作人,自己干,攻坚克难,一一拿下。难怪齐路通将军见面就说"这是咱们自己的团队"!团员们乐不可支!
团长马少骅老师,现年63岁,中共党员。在彩排节目时,全身心的投入,上网下载,编排,衔接……亲自挂帅,他是主持人。《守望》是他朗诵的。每次整个曲子演出的背景音乐都是他自己做的,吹拉弹唱集一身。在不久在《奋斗之歌》大型歌舞中通过试镜,化妆后气度非凡,马少骅老师一出来,气韵过人,导演脱口而出:“毛主席就是你了!”他还能说湖南话太神奇了!当时他用湖南话说:“领导我们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浓重的湖南腔,令人拍手叫好。这次能荣幸的扮演伟人毛主席是他一生中的荣幸自豪!
卢江老师动情地说:她耳旁总会响起她父亲卢仁灿的话语:“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那么多的战友都倒下了,我们活到今天,过上了幸的生活,还有不知足的吗?"佳宓老师当时激动地捧着卢仁灿将军的墨宝:三军同心尽开颜。让我们大饱眼福!
佳宓老师兴奋地说:长春飞行学院校歌也是吕其明老师作曲的,迄今经久不衰!吕其明在一次发布会上感慨地说巜红旗颂》上由我父亲的鲜血,也倾注了他一生的心血!非常投入,反复的修改,最终定稿,完成巨著。
《红旗艺术》团,屡屡获奖,他们把奖励化成动力,经常去干休所,养老院,学校,机关等巡演,倍受人们的青眯!他们的顾问中,有的已年迈,大都己迈入古稀之年,决心在有限之年发扬紅色事业,传承红色文他,让《红旗艺术》的大旗高高飘扬,是他们的神圣的使命!
伟大领袖毛主席说: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红旗艺术》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军人的故事演绎得撼天动地,荡气回肠,每演一次,升华一次,军魂在他们心田扎根,坚忍不拔,深植人间……父辈们抛头颅洒热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市委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所,国防教育基金,双拥基金会,都对红旗艺术团非常认可!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赞同!
拂今追昔,《红旗艺术》团一路走来,凝聚着多少有关领导的心血!大力支持精心指导,特别是吴林副会长等一批企业家的通力协助,4套海陆空的迷彩服,道具,用歺,用车,吴林会长为代表的企业家们,大爱无疆,厚德载物!《红旗艺术》团的功劳簿上,也有他们的功劳!功不可没!
《红旗艺术》团历经十个春秋,党和国家给了他们很多的奖状和荣誉,但他们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淡薄名利,持之以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平凡中见伟大,折射他们的人生价值!他们的举动,也诠释了军人的神圣使命!红旗演出团的事迹,留给我们太多的感慨,太多的震撼。更渗透、辉映着一种情,一种魂。有一种精神叫奉献,有一种信仰叫做无坚不摧,有一种奋斗,叫砥砺向前。军旅生涯,永镌史册!
“用鲜血染红的旗帜,用生命点亮共和国黎明的人,永远值得铭记”!(完)
【作者简介】
郑斐,1969年“一片红”到安徽插队落户,学历大学。在《华人英才》做编辑,曾任《走进社区》责任编辑。《知青杂志》任副主编,《世纪风采》杂志任主编,《统战报》任通讯员。
2014年荣获上海市民文化写作大赛奖,由作家叶辛颁奖。
2019年9月荣获“全国知青写作杯二等奖”’在北京由作家叶辛颁奖。
注:如果您想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对以上文章发表观点、看法或意见,请扫描或长按下方二维码,谢谢!

推荐阅读
▲为我择偶的“参谋长”
▲绽放生命之光,初圆文学之梦
▲走进周庄
▲鹏哥的婚事(上)
▲鹏哥的婚事(中)
▲鹏哥的婚事(下)
▲一个“志愿军老战士”--朱俊贤的故事
▲保安眼中的沈局
▲读征文《英雄的选择》,感动得二次流泪
▲宅家轶事
▲为背井离乡的故乡人,点燃了一盏心灯
读《从一个故乡到另一个故乡》有感
▲苏南明珠之锦溪镇
注:非本网站内容冬网概不负责,未经本站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信息及作品。如果您也想表感想,点击此处发表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