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东汉设永昌郡,是一座与西南丝绸古道密切相关、古意苍苍的城市。东距省城昆明市近600公里,西离缅甸边境279公里,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当都市繁杂的生活过得无比厌倦之时,当风从耳边吹过,也许会听到这古老的吟唱,这是天籁之音,使心灵湿润的声音,我们听到了保山的召唤。
那睫影的掩盖下,你在凝视着什么?
保山是一块神奇富庶的土地,相传在唐代开始就有了以那里盛产的玛瑙、琥珀为原料制作的围棋。到明代1512年,再把传统工艺经过精心的打磨,并加以秘密的配方制成了改进的围棋子,因为是在永昌制成的,故把这种围棋子命名为“永子”。
“永子”先后到欧洲、北美、东盟和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进行交流展示,在国内外重大围棋比赛中被指定为专用棋子。
一
我爱下围棋。因此也推及喜欢围棋罐、围棋子、围棋盘等等,我还收藏了两只清代的装围棋的罐,核桃木雕挖成的,很精致。
围棋是两个人间的角技,擂台之上,万众瞩目,喝彩声与惋惜声响成一片,那才是棋士该为之奋不顾身、全心投入的战场。
我开始对围棋有兴趣时还很小,彼时,由于实际条件无力购买围棋,所能做到的就是常去体育文具用品商店,仅看陈列出来的亮闪闪的玻璃或塑料围棋而已。偶尔,一次发现生石膏粉可以凝固,便异想天开找了个小瓶盖作模具,开始自制围棋子,浇制了一副一半本色(石膏的白色)、一半涂上墨汁(黑色)的“围棋”。一黑一白,看上去蛮像样,然下,完一局手上总是粉嘎嘎的,渐渐黑子磨损露了白底,棋盘上花里斑斓,难辨黑、白棋形、棋势,以致最后放弃。
1984年,中日两国棋界联手推“NEC杯中日围棋超级对抗赛”,因为赛制与中国传统的打擂台一致,在中国,这项赛事被称为中日围棋擂台赛。
直到这时,我终于觅得一副心仪的玻璃围棋,喜欢之极,无以言表。常执手中哗哗啦啦从右手换到左手,再从左手换到右手,下棋时把棋盘敲得“啪啪”响,有时手重,往往会敲碎棋子,弄得很难看。后来,发现围棋有了“云子”,我又开始“喜新厌旧”,弃玻璃围棋而去。看云子散在棋盘,油然而生喜悦之心,那种看似不张扬的亚光,却是厚淳的视觉享受;那种高雅的触摸感,古趣的气息、格调,用言语无法形容。棋子有气息,连啪盘的声音也不一样。
二
2016年10月29日,耗资1亿元、经过近4年时间的规划建设,位于保山市隆阳区青华海西湖南段岛屿上的永子棋院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市民和游客不仅可以了解永子文化、围棋文化,而且可以登高望远,一睹美景。
来到设在永子棋院二、三层的博物馆、展示馆后,看到了围棋除“云子”外,还有“永子”。并知道“云子”还不是围棋子的最高等级,往上还有制作精良的“永子”。
刘昆所撰《南中杂说》记载着:
“滇南皆作棋子,而以永昌为第一。其色以白如蛋清,黑如鸦青者为上。若鹅黄、鸭绿,中外通明者,虽执途人而赠之,不受也。
永子是以保山特有的南红玛瑙、黄龙玉、翡翠和琥珀等矿石原料,采用保密配方和绝技熔炼、传统手工点“丹”而成的。永子棋历史悠久,公元1539年,嘉靖皇帝将永子敕令为每年上贡之物,堪称国宝,明、清一统志称颂“永昌之棋甲天下”,竟成一时之盛传。
永子被围棋界称为“圣品”,深受文人墨客喜爱。往棋罐抓一把子,有一种沉甸甸的低调奢华;双手把玩,棋子在两指间感觉如玉温润。端看黑、白子质坚色润,触目舒心;细品玉琢料棋之味,隽永神秀。让喜欢围棋的人一见之倾心,止不住上座执子手谈。
然历经改朝变迁,战火纷飞,这保密配方、传统工艺曾经一度失传。
三
1988年3月,在保山当地政府的关心下,组织和抽调了曾官至翰林院庶吉士,后被贬在京城负责保管珠宝玉器库的李德章(明代永昌人,卒于嘉靖十九年)家族的后人李学堂、李国伟,再次对永子进行恢复生产,由于近百年未制作棋子,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当时,其恢复过程难度巨大,经过两代人近20年的努力,经过成千上万次试验,国宝永子的配方及工艺得以恢复。
……
保山金鸡古属哀牢国统辖,是滇西最早设治的地方,位于金鸡乡的永子文化园也成为展现堪称国宝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子”的生产技艺传承之所。文化园藏有一副明代的永子,其现在价值连城不说,它承载了诸多的文化、历史,见证了永子曾经的辉煌。永子文化园一隅堆满了玛瑙、墨翠沙石等制作永子的原材料,又有了寓意了文化的源源不断的传承。文化园一侧炉火正红,两名技术工人需要坐在焦炭火炉旁,一手持长条形铁板,一手使用耐热材料制成的特殊滴棒沾取熔化成液体的“永子”原料,滴在一条狭狭的钢板上。一勺一点,只见溶液慢慢地向四周溢下,当中厚,四边薄,大小、厚薄匀称,由红渐渐淡却变白。制棋工匠不借助任何模具,全凭手感把控棋子的大小、厚薄、形状。那叫“点丹”,象征着中国的围棋像是熔炉,红彤彤,点出一个黑白世界。(完)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基百科)
●下载本文简体版(word格式)
●下载本文简体(pdf格式)
●下载本文繁体版(word格式)
●下载本文繁体版(pdf格式)

推荐链接
▲谎言与真相的博弈——邂逅长篇纪实文学《重返1976:我所经历的“总理遗言”案》
▲讲坛小记丨遇见惜珍——一位上海作家眼里的四川北路
▲韩美林官方网站
▲韩美林简介(百度百科)
▲韩美林新浪博客
▲2016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朱惜珍:上海马路让我魂牵梦萦
▲新书分享会|朱惜珍:发现武康路上的尘封往事!
▲海派作家朱惜珍为小学生讲授"万航渡路的故事"
▲作家朱惜珍:上海老洋房装点我的梦境,沪上旧风景铸就我的文字
▲2018年1月20号上海虹口图书馆现场讲座:当前我国周边地区的热点问题图辑
▲2018年05月19号上海虹口图书馆现场讲座:揭秘雍正皇帝继位之谜图辑
▲上海虹口区图书馆采虹书房读书会沈轶伦女士专场
▲上海虹口区图书馆采虹书房读书会刘常津先生专场
注:非本网站内容冬网概不负责,未经本站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信息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