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站长故事 | 冬冬看世界 | 精彩乐无穷 | 品味人生录 | 网路中间站 | 站点超链接 | 

 

無 錫 榮 氏 梅 園 賞 梅 記

 

作者:Winter 更新时间:2020-01-26

中學時讀楊朔的散文,說每到春節,廣東廣州的花市花團錦簇,人潮湧動,心裡既好奇又嚮往。我雖然去過被譽為“花城”的廣州,但花市我還未曾逛行過。在眾多的花目中,我最偏愛的還是宋代詩人王安石所寫的五言絕句的《梅花》--“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記得這首詩還是當年我在小學時語文課上學過的一首詩,迄今記憶猶新。

繼去年一月冬日的鎮江之旅後,同樣是冬日,今年一月十四日上午我搭乘G7006次和諧號動車前往譽為“太湖明珠”的江蘇無錫開啟了一日遊。

無錫古稱新吳、梁溪、金匱,位於江蘇省南部,地處長江三角洲平原。北倚長江,南濱太湖,京杭大運河從無錫穿過,是中國民族工業和鄉鎮工業的搖籃,是蘇南模式的發祥地。

是次無錫之旅,我是專門沖著榮氏梅園所去。緣由有二,其一我愛梅賞梅,現在正是賞梅的最佳時節;其二,梅園與我我現在所工作的銀行的母行有著萬縷千絲的聯繫。臺灣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董事長榮鴻慶先生正是梅園主人的後人。

中午約十一時一刻,我抵達了榮氏梅園。可能是臨近農曆鼠年春節的緣故,梅園門口的廣場左側的花壇邊有一幅古味紅色的屏風裝飾,上方寫有“春天從梅園開始”七個大字,下方中間寫有“金鼠送福”四個大字,左右兩側分別寫有“鼠你最吉祥”和“鼠你最興旺”,這讓我感覺到仿佛春天就要來了。

梅園大門口有一巨石上刻有“梅園”二字,據說是榮德生先生于民國五年(西元一九一六年)親筆題寫。花了六十元買了門票我迫不及待地走進梅園,可能今天是工作日的緣故,遊客不多,園內比較安靜,正適合我的心意。入園後,一縷縷清香迎面撲來,綿綿悠長,直入心脾。眼前的景色更是如詩如畫,美不勝收。滿園梅花流枝綴玉,穿插在奇石間,倚靠在小橋旁,臥于溪水邊,更有老藤古柏、清溪秀竹,亭台水榭環繞著紅梅綠萼,處處冷香迷霧,橫斜影動,讓人如墜入仙境一般。

梅園是中國民族工業之“首戶”榮宗敬、榮德生兄弟于中華民國元年即一九一二年建造的,到現在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倚山植梅,以梅飾山,故稱為“梅園”。早就聽說梅園是“四面有山皆入畫,一年無日不看花”。幾十年連續不斷的園林營造,使風景區形成了“初春探梅、仲夏觀荷、金秋賞桂、隆冬踏雪”的四大特色,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景觀,給人一種回歸自然、超越自然的感受。今日得以一覽,真是給人心曠神怡的悅感。

我漫無目標地走走停停,來到了“古梅奇石圃”,讓我更進一步體驗園方那種高雅古樸風格。它是梅園裡的一個“園中園”,是一個不可不去的精緻園區。古梅奇石圃是二〇〇一年建成開放的,它集天下古梅與奇石於一體,並結合中式園林建築小品,形成了“園中園”的格局。園區採用傳統園林半開放式的設計,設立以梅花為主題的照壁,展出以梅為主的書畫,陳列古老梅樁,引進百年以上的老梅樹,配置松、竹、梅、蘭及其它四季花卉五十餘種;建成唯一的“中國梅花博物館”。可惜今日博物館暫不開放,實屬遺憾。

繼續走,不知不覺來到了香海軒,這裡有容德生先生的半身銅像,看起來特別的精神,特別的神氣。該銅像是由全國政協前副主席、榮家姻親、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馬萬祺先生于一九八六年所贈。是年榮毅仁先生七十大壽、五十金婚,榮氏海內外親友大團圓為當年轟動世界的新聞。香海軒是一座西式拱圈屋,共有三間,四周都是走廊,面對千株梅樹,軒前懸掛著清代文人康有為手書“香雪海”。看了香海軒室內的文字板上的簡介得知,香海軒建於民國三年(西元一九一四年),榮德生先生以銀50兩托人覓得康有為手書“香雪海”額。民國八年(西元一九一九年)年八月,康有為來游梅園,見此系為他人偽作,乃揮毫重書“香海”。原匾遺失,現門楣上兩字為康有為學生,也是他的兒媳婦著名書法家蕭嫻女士于一九七九年所寫,一九九一年在南京博物院找到康有為原書手跡,重新制匾,懸於軒內至今。

再下來,我們來到了念劬(qu)塔,念劬塔是梅園的點睛之筆,也是梅園的標誌性建築。該塔三層十八米,建於民國十九年(西元一九三〇年),是榮宗敬、榮德生兄弟為母親石太夫人而建的紀念性建築,以懷念父母的養育之恩。念劬塔為三層八角形狀,飛簷角攢尖,具有名族風的特點。登上塔頂觀賞梅園全景,四周峰巒,盡收眼底,是賞梅的又一勝處。

接下來是榮德生之兄的宗敬別墅,建平屋三間,室前有走廊,東側有批屋,室內烹飪、沐浴設備齊全,是榮氏兄弟接待貴賓食宿的重要場所。與香海軒類似,宗敬別墅前立有榮宗敬銅像。榮宗敬早年經營過錢莊業,從一九〇一年起,與榮德生等人先後在無錫、上海、漢口、濟南等地創辦保興麵粉廠,福興麵粉公司(一、二、三廠),申新紡織廠(一至九廠),被譽為中國的“麵粉大王”、“棉紗大王”。其幼子榮鴻慶,畢業于上海滬江大學,現年九十七歲,目前定居臺灣,是我所工作的銀行的母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董事長。在宗敬別墅室內的牆壁上,我看到了一幅大照片,照片上是榮宗敬兒子榮鴻慶和女兒榮卓如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三日在宗敬別墅前合影。

在梅園旁邊還有榮德生早年花了十萬資助修建的一個開原寺,這個開原寺始建於唐朝,經過歷史的變遷,現在的模樣可謂是金碧輝煌,裡面有泰國友人贈送的彌勒佛,還有日本資助建設的鐘樓還有英國信眾贈送的漢白玉臥佛等等,表示著開原寺和其他國家有著良好的往來。

遊覽榮氏梅園的最佳時節正是冬末春初,這時各種品種的梅花爭相開放,有道是:冬雪壓梅梅更豔。即使已過賞梅的季節,梅園作為一個江南園林,不管是什麼時候去,都可以收穫到怡人的景色,梅園的景讓我留戀往返,梅園處處所體現出的情讓我悠然敬畏,我為榮宗敬、榮德生的那種 “寶劍鋒從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所震撼,為榮宗敬、榮德生的那種孝敬所折服。(完)

作者寫于二〇二〇年一月二十六日晚江蘇昆山

下载本文WORD版(简体)
下载本文WORD版(繁体)
下载本文PDF版(简体)
下载本文PDF版本(繁体)

读者点评

編者按:如果您也想發表對本文的看法或感想,歡迎發電子郵件給我們。 謝謝!

推荐阅读
韩国朝鲜分裂:三八线划出语言鸿沟
印太战略下的沙璜岛:中国警惕印度印尼军事合作
彩虹旗被“打格”芒果TV被禁转播欧洲歌唱大赛
邓丽君和心战墙:金门岛上诡异的声音武器
在台北当酒店小姐,不一定要很会喝酒
《京口三弄》之北固山篇
《京口三弄》之赛珍珠故居篇
《京口三弄》之金山传奇篇

注:本站為公益性網站,非本站原創內容本站概不負責,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或觀點。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中国冬网制作维护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X768以上分辨率进行浏览。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s © 1999-2020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