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站长故事|冬冬看世界|精彩乐无穷|品味人生录|网络中间站|站点超链接|留言评论|Patreon会员频道|爱发电会员频道|

2022·上海抗疫之二
从“足不出沪”到“足不出户”

作者:Winter 更新时间:2022-04-02   《2022·上海抗疫之一至八》合集简体版下载PDF(格式)

进入三月,奥密克戎病毒席卷上海,感染人数与日俱增,自中旬以来多个居民小区实施封控管理。二十三日是我在公司现场工作的最后一天,之后开启“居家办公”模式。说真的,我还真不习惯这一模式,可以说是“公私”不分,毕竟working from homeworking at home涵义不同,像蜜蜂一样忙得团团转,办公设备还不如“蚂蚁搬家”的速度,应该让奥密克戎来治一治。

今年的三月好不热闹!乌俄交火,引发多国震荡;吉林疫情大爆发,东航MU5735空难,而且,一向作为抗疫模范生备受称赞的上海,也因华亭宾馆的境外输出病例导致多点传播,引发网络段子手调侃:“华亭播种,梅陇发芽,闵行开花,全市结果。”

因我自家所在的小区三月中旬起实施了只进不出的封控管理,为上班方便后来一直暂住在可自由出入的父母家。等到自家小区解封后还没来得及回去,二十六日起,我父母所在的小区也开始封控了,通知上说封控时间至二十八日早晨六时止。没想到,父母家所在的小区核酸筛查中出现了病例,一直封闭到现在,加上今年三月中下旬的天气似乎也不怎么好,想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宋代词人欧阳修的一句“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来形容我现在的状况也许比较恰当吧!”说到小区封控,有人套用电影《爱情神话》的台词调侃:没有封控的小区是不完美的小区,没有经历封控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

殊不知,疫情一直在潜滋暗长,甚至愈演愈烈,一时间,感染人数指数级增加,自三月二十八日五时起,上海启动防疫应急措施,以黄浦江为界,第一批实施浦东、浦南和毗邻区域核酸筛查和区域管控工作,第二批从四月一日三时起,按照压茬推进的原则,对浦西地区实施封控,开展核酸筛查,四月五日三时解封。

这个“围城”措施,用官方的话叫“分区封控”,对于东亚的上海来说,可谓是创世纪前所未有。冥冥之中应验了作家张爱玲在《封锁》中的场景,“上海似乎从来没有这么静过”,那“悠久的歌,从这个世纪唱到下个世纪”,所不同的,《封锁》的背景是抗战时期,现在是抗疫,相隔八十年。抗战时期的乱世给张爱玲提供了不少素材,创作出很多精彩的作品。如今的疫情时代,同样为我提供了不少灵感。三年前武汉爆发疫情,我就写出了《上海记疫之一:人间四月天》、《上海记疫之二:激情·距离》、《上海记疫之三:遗忘VS重视》和《上海记疫之四:你好,五月》四篇文章。

从三月十九日至今在小区内共做了三次核酸检测,有的小区已经开始做抗原自测。去年我就从香港朋友口中知道了抗原自测这个东西,现在也推广在内地使用了。核酸检测也从最初的“应检尽检”变为“应检必检”,动态清零的政策就是“人定胜天”。希望那一天赶快到来,告别足不出户,告别居家办公!相信“难念的经”很快就要念完了!

自去年九月离开过上海外出旅行后,受因疫情的阻挡,我再也没离开过上海。看到网上流传的顺口溜:“窗外青山楼外楼,全民抗 疫家中留。不求三月去扬州,但愿四月上茶楼。待到山花烂漫时,摘下口罩会亲友。”被封如被缚,身不由主,心却自由。叶挺狱中囚诗:“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野猫白天照样街上乱跑,夜晚流浪狗照样进进出出,小动物们依旧享受自由,如空气,如思想。封闭日子里,居家办公忙里偷闲遐想一番,随便写写,记录上海这座城市的“疫”,见证上海这座城市的“静”,歌颂这个伟大的时代!

再过两天就要进入四月,三年前我在《上海记疫之一:人间四月天》中这样描写四月:“四月,有东方的清明节,还有西方的复活节,就在清明节后的一周里,也在美好的春天里。”今年上海的春天正如三年前武汉的春天一样,注定会姗姗来迟。

二十八号,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6例,无症状感染者4,381例,形势日趋严峻。包邮区江浙两省生派出2,000名医护人员连夜支援上海,不顾舟车劳顿,立刻开始工作,马不停蹄地与病毒赛跑。听说昨天给我们做核酸检测的医务人员就是来自鲁迅故乡浙江绍兴。此外,全国各地调集蔬菜水果驰援上海。

病毒不可怕,只要众志成城,远东大都市上海一定能迎来抗疫决胜的曙光。我想用毛泽东主席的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预祝“上海之疫”早日胜利!迟到的春天正向我们款款走来!(完)

作者写于二〇二二年三月三十日,修改于四月二日

注:如果您想对对上文发表感想、评论或意见和建议的话,请用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本站留言簿。

相关链接
上海抗疫之六:再战明天
上海抗疫之五:并肩同行
上海抗疫之四:人间大爱
上海抗疫之三:决战上海滩天地有情
上海抗疫之二:从“足不出沪”到“足不出户”
上海抗疫之一:创造晴天
下载本文word版(简体)
下载本文pdf版(简体)
下载本文word版(繁体)
下载本文pdf版(繁体)

推荐阅读
我在方舱,看见老人们的孤岛求生
上海清零 日本领事:日企撑不住了考虑转移
上海疫情未见缓 硬隔离措施惹民怨
国药、科兴挡不住新冠肺炎 明镜周刊:中国考虑进口BNT疫苗
台湾眷村的前世今生--马祖新村眷村文创园区参观记
武汉封城一周年记:“我把遗书和遗言都写好了”
香港女演员涂深肤色饰演菲律宾帮佣为何引发种族歧视之争
香港美食:痴迷火锅究竟是怎样一种体验?
台湾人为什么为乌克兰捐赠食品、金钱和医疗物资?

注:本站为公益性网站,非本站原创内容本站概不负责,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或观点。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若您喜欢站长原创文章,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以支付宝或微信方式或点击链接捐助(金额不限)本站持续运行,谢谢大家!

中国冬网制作维护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X768以上分辨率进行浏览。
Copyrights © 1999-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winterwang@vip.sohu.com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