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日曆翻到了五月。“五”這個數字,對我們中國人來說,對中國文化而言,非常有意思。我們中國人非常喜歡用“五”來形容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從元素中的金木水火土到方位名詞東西南北中,再從顏色黑白紅黃青到味道酸甜苦辣鹹,我們的經典是《詩》《書》《禮》《易》《春秋》······這些皆構成五光十色的世界。
五月,有歡慶勞動者的汗水,有青春沸騰的歷史,有溫馨諄諄的母愛。我們感歎詩仙李白筆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五月;我們觀賞韓愈筆下“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的五月;我們憫憐董恂筆下“二月新絲五月穀,為誰辛苦為誰忙?”的五月······五月若夏,赤著腳,攜著五彩斑斕一路走來,炙熱的情懷,舞醉一地陽光,輝映清風皓月。

今天是五月的第一天國際勞動節,同往年一樣,例常加班一天。下班途中,天空陰暗,當公共巴士途經黃浦江上第二座大橋楊浦大橋時,透過車窗眺望著浦江兩岸,浦東和浦西的景象簡直是天壤之別。浦東一切都是新的,而浦西則是等待動遷的密密麻麻的老房子,這些老房子同時也在向我們訴說著老楊浦的歷史。
前些天,我的好朋友雪野清寒(筆名)聽了我向他講述的關於我們家老房子動遷的事後,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地花了兩周的時間將我們家這本“難念的經”寫成了將近五千字的文章《冷暖人生》。
讀完後,這篇文章猶如一股暖流充溢在我的胸口。隨後,我在虹口區圖書館“采虹書房”相識的一位七旬有餘的一葉知秋(網名)阿姨將此文刊載在她的微信公眾平臺上,沒想到此文的閱讀量超乎預期,引起大量讀者轉發和留言評論,可見,正義的呼聲和能量是強大的。
遠望著橋下的老房子隨著疾馳的車速漸漸地離開我的視線,這種意向就像播放電影似的,一幕又一幕,上演著成千上萬個家庭裡喜怒哀樂的動遷故事。我趕緊拿起手機,本想出張大片,但昏暗毛雨的天氣肯定多打了折扣。圖像記得下形狀,卻傳遞不出心情。
這樣也好,有回憶,有念想。
還好有回憶,儘管多是美化的,回憶就是濾鏡。在無數次想起之後,說出的都是美的,呈現的都是印象,而非影像。
那美好的事物,不如就在靈魂深處。再去看再回憶,其實都是物件傳遞的能量在起作用,給的暗示。這世間無論有形或無形之物都是一種能量的表現。能量守恆,既不能被創造,也無法被銷毀,這也是經過科學家們如愛因斯坦等人印證過的事實。
人生,也是分波段的。你是什麼樣能量頻率的人,你就能和怎樣能量頻率的人在一起,朋友也罷,愛人也罷,當這兩種能量頻率越來越接近的時候,這個世界上的緣分就會產生。
真正決定我們人生等級的,與金錢、地位、物質無關,而是與我們的能量有關,能量是能夠承載的心量。
像雪野清寒在文章中描述的我的表叔和叔叔一樣,雖然通過不地道的手段擁有了財富,但內心依舊空虛,沒有安全感。人生的一切得失禍福,只不過是生命能量根據能量守恆原理進行轉換的一種物理現象。
要想維持能量,就要關注我們給了多少,而不是關注我們獲得了多少。宇宙是一台無比精密的精算機。你付出的任何東西,最後都會以各種形式回到你的身上,如果是不屬於你的東西,遲早也會失去。想到《聖經》裡的一句話:“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就會同時為你打開一扇窗。”人在做,天在看。上帝對他的每個門徒都是公平的。
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煩惱,煩惱多源於內在擁有的能量不夠。格局和所處的盤子的大小,決定心量能力的大小。
今年突入襲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有多少之前天大的事兒都變得不那麼糾結了。大家都在反思,總結。這是外在環境對內在起作用的結果。
心是靜的,靈是動的,一個人如果沒有靈,就意味著自己走不進自己的內心。人擁有的能量大小是和他的心量完全成正比的,心量有多大,吸取的能量就會有多大,能量越大,能力就越強,就可以傳遞給他人多強。
都說疫情改變了我們的世界。不僅是社會的運行,企業的模式,自然的環境,交往的狀態,還有看世界的心境,生活的標準都在悄然發生變化。在我看來眼光就是標準。
我們能否超越或者持平自己的眼光,也是一種反思與審視。

說到眼光,忽然想到目前定居於英國倫敦已從BBC英國廣播公司中文部退休的記者、主持人聶偉亮先生每天堅持創作他的水彩畫《英倫散記》,他用精湛的繪畫技法,以獨特的視角連續記錄了當地市民的日常生活及情感變化,圖文並茂,讓人看了非常暖心。前天下午,我還收到他通過wechat發來的問候,我告訴他上海目前已進入“疫情管控常態化”的階段,同時我也詢問了他英國目前的疫情狀態。他說,“英國這邊不會一下子恢復正常,可能會是漸近的。現在大家都等著首相詹森拿出具體的辦法。有意思的是,英國人把這個叫exit
plan。”
從我們家動遷的事,到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現在地球的每一個人,實則都是命運共同體。讓我們不止眼裡有光,且心中有愛。
希望五月,是光明的五月;希望五月,是新生的五月,希望五月,天空更藍。
此刻,毛雨繼續頑皮地下,下濕了這座城市,下濕了人們回家的路,淋濕了我原本就濕潮的心情。我深知,沒有不停的雨,天一定會晴。互相爭就不足,互相分就有餘。
作者寫于二〇二〇年五月一日晚,修改於五月二日晨
編者後記:本文是作者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所創作的《上海記疫之四》,前三篇分別為《上海記疫之一:人間四月天》《上海記疫之二:激情·距離》《上海記疫之三:遺忘vs重視》,歡迎在本站流覽閱讀。
【讀者點評】
這篇文章寫得很好用能量守恆來解釋世間萬物。格局大的人
,看待問題的方法不同。不容易局限,鑽牛角尖。我喜歡你寫的,有相同頻率的人能產生共鳴。不錯,挺好。要相信上帝為你關上門的時候,會為你打開一扇窗的。塵世間,什麼是你的,什麼又不是你的,冥冥中自有安排。人要向前看,走出去海闊天空。
--上海市虹口區圖書館采虹書房讀書會書友秋靜
你的文章現在寫得很好!無論從文筆還是思想性方面都非常不錯!你現在的文章,看起來很舒服,已脫了前些年的稚嫩!這是多年沉澱的結果,真心給你點贊!
--定居浙江杭州的三哥
五月是陽光明媚的伍月,是鮮花綻放的伍月,是驅散陰雨的伍月。總結過去,展望未來,動遷原本是件喜悅,改善居住環境,特別是對於辛苦一生的父母輩,多少人苦了一生等了一生愛了一生怨了一生,還有一部《兒女情長》我記得當時也是為了拆遷房。有的人走著走著就散了,有的情漸行漸遠就淡了。生活依舊,物是人非,人心不古。我的性格與生俱來有種陰冷,或許在幼年時已經很累,從絕望到無望~因為世間太多的無奈已經讓自己越來越累。我早期的作品確實有苦大仇深,但從西藏回來,特別是在面對天葬台,空氣中依舊彌漫著血腥。
--上海網友雪野清寒
相关链接
▲下载本文WORD版(简体)
▲下载本文WORD版(繁体)
▲下载本文PDF版(简体)
▲下载本文PDF版(繁体)
推荐阅读
▲人间四月天
▲漫走武汉图辑
▲武 汉 昙 华 林 印 象 图 辑
▲广 结 善 缘 长 沙 行 之 天 心 阁 篇
▲小城故事--万缕千丝的历史裂痕与友谊
▲《京口三弄》之北固山篇
▲《京口三弄》之赛珍珠故居篇
▲《京口三弄》之金山传奇篇
▲韩国朝鲜分裂:三八线划出语言鸿沟
注:本站为公益性网站,非本站原创内容本站概不负责,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或观点。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