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站长故事 | 冬冬看世界 | 精彩乐无穷 | 品味人生录 | 网路中间站 | 站点超链接 | 雁过留声 |

细读台北圆山大饭店

作者:肖舟 孔昕     更新时间:2020-12-11

地处台北市基隆河畔、剑潭山际的圆山大饭店,是台北市乃至台湾岛的一道风景,它以古色古香的情调、雄伟壮丽的气势和特殊的历史背景,成为台北市的一座经典地标式建筑之一。

与别不同的是,这座已经进入一甲子的饭店,从它建造的第一天起,就是诸多历史事件的见证地。

去台湾之前,我对圆山大饭店,充满想象,这座在台北旅游界的地位,相当于杭州刘庄的黄色琉璃瓦宫殿式建筑,甚至还有故宫的色彩,很多人都说好,而它究竟好在哪里?

飞机即将抵达台北松山机场前,已经有很多人喊起来——“圆山”。远远望去,薄暮中,这幢建筑甚至有了故宫的色彩,更何况它还披上了那么多有关蒋宋的“秘闻”面纱。

当我们乘坐的上海东方航空公司执飞的MU5007班机在松山机场着陆之后,不过20分钟车程,就看见在基隆河畔的绿色山坡之上,矗立着一座高达十四层的中国红色宫殿式建筑,气派、巍峨乃至庄严。台北的朋友告诉我,这座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金色琉璃覆顶的豪华饭店,建于圆山之上,所以叫圆山大饭店。

圆山大饭店完全是一派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尤其,深夜时分站在灯光昏黄的大堂中更令人体会,人显得微不足道。这个曾在1968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世界十大旅馆之一的号称世界最大的旅馆大厅吊满红色宫灯,夺目耀眼。处处雕龙画凤,正面迎着宽大扶梯,布置就像帝王上朝议事,当中是一幅周公制礼作乐的铜质浮雕。

中国人视红色为吉利色。圆山大饭店不仅外面是一片红色,里面也是红圆柱、红地毯。进门大厅的天顶是一个梅花形藻井,梅花正中还有五龙戏珠,据说藻井内侧还有23条金龙以及16只凤凰。后来我听导游小姐说,这朵象征着“中华民国国花”的梅花略有些偏,我仔细看过——果然!其缘由——无非就是当年老蒋心中暗叹的“偏安一隅”。

上图说明:2008年7月4日,在圆山大饭店为大陆赴台游首发团的欢迎晚宴

经过逐步扩建,如今饭店拥有客房490间,除了一般的套房、商务套房之外,还有首相套房4间,总统套房1间。据告,圆山大饭店接待过数百位部长级以上的外国元首官员。在台湾人眼中,这是一个大吉大利的地方,所以这里成为举行婚礼的首选之地。

好想细读圆山大饭店,我请饭店公关部经理俞利英带我参观饭店。俞利英还是“半个上海人”。其父亲是浙江杭州人,母亲则是一位温婉的“上海小姐”。

从小跟随父母耳濡目染,俞利英也能“秀”几句上海话。她笑言:“每次回上海,和上海的朋友用家乡话交流都很开心,还有人说我的发音里有一些‘古音’呢!”。

俞经理在饭店已工作多年,言谈间始终流露出在此工作的自豪感,讲起饭店的历史背景故事更是如数家珍。她告诉我,圆山在日本人统治时期曾是台湾神社,圆山大饭店始建于1952年5月。当时,蒋介石退守到台湾已经三年,总算喘了口气,脚跟渐稳。他苦于台湾没有豪华的宾馆可以接待外国贵宾,便着手兴建“国宾馆”——圆山大饭店。

上图说明:台北剑潭山际圆山大饭店

建造圆山大饭店,不是由政府出面,而是由属于财团法人台湾省敦睦联谊会所管辖,宋美龄曾任会长。

随国民政府迁往台湾的著名设计师杨卓成(2006年11月26日去世)先生绘制了十二张风格迥异的设计图,蒋介石亲自选定其中中国宫殿式的那张。从此,杨卓成成为蒋介石喜欢的建筑师。蒋介石去世之后,中正纪念堂也由杨卓成设计。

圆山大饭店成了台湾第一家五星级饭店,饭店的董事长是孔祥熙的大小姐孔令仪,而大部分股权归孔二小姐孔令伟所有。孔祥熙之妻,乃宋美龄之二姐宋霭龄。所以,从一开始,圆山大饭店就带有浓厚的蒋氏家族色彩。

饭店有今天宏伟的规模,不是朝夕之间完成的,而是经过了近20年的创建和扩展。1952年5月,将原有台湾旅行社经营的台湾大饭店改组,组建圆山大饭店,并成立圆山俱乐部。1953年,筹建了游泳池和网球场,并兴建会员厅,以扩充圆山俱乐部的活动场所与设施。1956年,完成了金龙厅与附属餐厅,1958年,完成翠凤厅,1963年,建成了麒麟厅。此时的圆山大饭店已初具规模,设施齐备,声名鹊起。

上图说明:圆山大饭店

饭店门口牌坊上“圆山大饭店”五个大字由孔子的第77代子孙、前国民党考试院院长孔德成所书。饭店入口左侧的碑文“剑潭胜迹”是由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题写,草书大字如行云流水,龙飞凤舞、遒劲有力。饭店大厅中央摆放的是一盆无香无味的台湾蝴蝶兰,四角宫灯,大红立柱,飞龙斗拱,五彩琉璃,处处都体现出中国的古老文明。饭店分为正楼、金龙厅、翠凤厅与麒麟厅,装潢典雅,金碧辉煌。大厅与房间内部摆放的是明清式红木傢俱,古董、珠宝、精品商店,在饭店里应有尽有。来到圆山大饭店,除了享受顶级美食外,饭店住宿设施堪称元首级,客房部占有八个楼层,区分为商周、汉、唐、宋、明、清等不同的朝代,每一层的房间依朝代不同以代表当朝的故宫名画或平面图饰的电脑扫措复检制品布置,走道则布置长卷名画,而房间的布置,例如床置、壁布、沙发布,更是委托辅仁大学织品系考据设计。

圆山大饭店初期不对外开放,只接待政要和超级贵宾,1958年,“八·二三炮战”后两年,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访台,就下榻于此。饭店至今仍留有其总统纪念套房。

1978年12月,时任美国总统卡特宣布与台湾“断交”,台湾舆论哗然。但也是在卡特任内,美国国会通过了《台湾关系法》。12月27日,副国务卿克里斯托弗赴台,商讨台美双方未来关系与定位。双方会谈的地点,同样选择了圆山大饭店。然而,当时深感被美国背叛的台湾,舆论高度不满华盛顿的做法,对克里斯托弗一行采取了包围饭店等激进的抗议手段,其中,美国代表团的坐车遭民众砸得面目全非。

现在已经对外营业并实施亲切多元化的作风,虽然它开始接待一般游客,但是,饭店最经典的传统近一个甲子以来接待高级政要的荣耀却是永恒不变的。现在看到的圆山大饭店是重建后于1973年10月正式启用的,是当时观光业的一大盛事。目前的平均入住房率为73%,每天平均房价为3300元,主要客源为大陆4成、日本3成,东南亚、欧美及本岛民众占3成。

上图说明:圆山大饭店牌坊

圆山大饭店虽说不算蒋介石的行宫,但是与蒋介石确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台湾,民间流传着圆山大饭店所在的圆山是“三座山”之一。这“三座山”是拉拉山、阳明山和圆山。也许你会问,为什么大名鼎鼎的阿里山不在其列呢?

原来,在“两蒋”时代,这“三座山”有着特殊的政治含义:

拉拉山,台湾原住民泰雅语中“美丽”之意,山上林木茂盛高大。在两蒋时代,在拉拉山设立青年干部训练班。能够上拉拉山,表明在仕途上迈出了第一步。

阳明山上设有国民党干部训练班。能够上阳明山,表明在仕途上迈出了第二步。

圆山大饭店乃当年国民党高层社交场所。能够挤进这里,表明在仕途上已经大有成就了。

国民党许多重要的会议、交往都在圆山大饭店进行。对于民进党来说,圆山大饭店也是极具纪念意义的,因为民进党是在圆山大饭店诞生的。

上图说明:作者在圆山大饭店内

那是1986年9月28日,“党外势力”为迎战当年年底的135个“中央民意代表选举”,聚集在圆山大饭店。他们选择在此地开会,以为越是这样国民党的高档次社交场所,越是安全。会议过程中,突然有人提出应乘机讨论组党问题,并宣称“(选举)后援会是过渡性质的组织,我们的目标是要组党,组党的时机,大家认为今年最好,而今年又是今天最好”。谢长廷提议,这个新组成的党,叫“民主进步党”。民进党就是这样诞生的。

其实,当时国民党的情治机关早就已经获悉“党外势力”这一不寻常的动向,在饭店布下罗网,只等蒋经国一声令下,便把“党外势力”的代表人物一网打尽。

然而,蒋经国没有下达逮捕令。蒋经国经过再三权衡,决定对民进党采取“宽容政策”。10月5日,蒋经国在国民党中常会上发表讲话称,“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也在变。因应这些变迁,执政党必须以新的观念、新的做法,在民主宪政的基础上,推动革新措施”。

紧接着,10月15日,国民党中常会正式通过两项“政治革新”方案:一是准备取消“戒严令”,二是准备开放“党禁”。这样,民进党就在蒋经国的开放“党禁”的政策下,迅速崛起,成为台湾最大的在野党,成为国民党的竞争对手,直至2000年、2004年、2016年三度打败国民党,成为台湾地区的执政党。

上图说明:作者在圆山大饭店

圆山大饭店已经一个甲子之多的历史,但是看上去很新。俞经理告诉我,1995年,一场大火席卷圆山大饭店,使饭店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整修。

也正因为这场大火,在抢救时人们惊讶地发现,圆山大饭店还有一条避难逃生地道!人们议论纷纷,有人猜测这秘密通道直达蒋介石的位于台北市士林区福林路的士林官邸;也有人猜测,直达位于士林地区鸡南山内的台湾“战时最高指挥所”(又称“衡山指挥所”)。

一时间,诸多台湾媒体甚至传说在圆山大饭店之下,有一条神秘的“蒋介石秘道”!

上图说明:圆山大饭店1952年(饭店的资料照片)

记者们喜欢寻秘。面对众人要求一觑“蒋介石秘道”的真面目,饭店方面只能开放这一地下通道让大家参观。经过实地参观,所谓的“蒋介石秘道”,原来只是饭店一楼分为东西两侧的两条防空安全通道而已,西侧秘道由钢筋水泥建成,高约2.10米、宽2.23米,全长180米,呈陡降梯形,直通后山剑潭公园。东侧秘道全长178米、有75级台阶,一样蜿蜒迂回,它有50盏防爆玻璃灯,但是没有滑梯道,出口在北安公园,可通往位处七海的空军基地,根本通不到士林官邸或者“战时最高指挥所”。这两条秘道和饭店主楼同年完成。当时由于两岸关系剑拔弩张的阶段,这两条秘道是为了饭店内的旅客以及附近居民防空而建造的,可以容纳近万人躲藏,如此而已。

虽说所谓的“蒋介石秘道”真相大白,但是由此却引起台湾媒体的一股“揭秘潮”。

首先引起记者们兴趣的,便是那个“战时最高指挥所”——传说中的“蒋介石秘道”就通向“战时最高指挥所”。

所谓“战时最高指挥所”,顾名思义,是一旦发生战争,台湾方面的最高指挥所。记者们毕竟善于打听,通过种种途径,还是把“战时最高指挥所”的情况摸清楚了。

上图说明:圆山大饭店12楼宴会厅穹顶之龙

据说,“战时最高指挥所”是把圆山附近,士林、大直地区的鸡南山掏空,里面建起3层地下隧道,建成地下指挥中心。指挥所有南北两个出入口,南北口之间总长约1.4公里。占地好几平方公里的“战时最高指挥所”,内部坑道错综复杂,地底隧道冗长,最远处可直接到达松山机场。指挥所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为参谋作业室、“国防”管理资讯中心和作战指挥中心。该指挥所还有一条直通山上205高地的逃生隧道,上有直升机平台,还部署有防空部队,掩护指挥官安全逃生。

“战时最高指挥所”是蒋介石在20世纪50年代下令建设的。特别是1958年8月23日,毛泽东在北戴河下令炮击金门之后,蒋介石加紧了“战时最高指挥所”的建设。

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在的“战时最高指挥所”颇具规模。在地道里,轿车通行无阻。由于地道很长,勤务员常常骑自行车来往于各部门之间。地下电缆以及各式先进的通讯系统设备,把“战时最高指挥所”与各军事要塞、军港联系在一起。

上图说明:圆山大饭店大堂

引人注目的是,从1987年开始,台湾的“国防部”与“参谋本部”就着手迁往“战时最高指挥所”附近的“大直要塞区”,在那里新建大楼,以便与“战时最高指挥所”联系在一起。一旦发生战争,“国防部”与“参谋本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转移到“战时最高指挥所”。

从1993年起,台湾着手“博爱专案”。“博爱专案”是个代号,实际上也就是“国防部”与“参谋本部”的迁移工程。耗资280亿元新台币的“博爱专案”,在1996年正式列编预算。

“国防部”与“参谋本部”新大楼共十层,地上八层,地下两层,与“战时最高指挥所”直接相通。这座新大楼可以容纳五、六千人办公,在2003年完工,人称台湾的“五角大楼”。一旦发生突发战事,那里的工作人员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全部转入“战时最高指挥所”。“总统”也可以从凯达格兰大道的“总统府”乘直升机直飞“国防部”大楼,在几分钟内到达那里,转入“战时最高指挥所”进行指挥,情况危机时,还可由指挥所内的紧急逃生隧道逃出,尔后搭乘直升机离开,转移至从国外购进的“空军一号”指挥机内继续进行作战指挥。

上图说明:圆山大饭店大厅的古董珍品

在“揭秘潮”之中,从“蒋介石秘道”,到“战时最高指挥所”,到“博爱专案”,又把“建安计划”曝光于媒体。

所谓“建安计划”,是在蒋介石去世之后,蒋经国下令实施的。那是在1978年12月16日凌晨2时半,美国驻台湾的“大使”安克志突然前往七海新村的蒋经国寓所,紧急求见“总统”蒋经国,板着面孔向蒋经国宣布:美国政府决定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两小时之后,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宣布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建交给了蒋经国沉重的打击。蒋经国紧急制订“保卫台湾”的防务计划,亦即“建安计划”。

保密多年的“建安计划”的三号工程——“建安三号”,被台湾媒体捅了出来。

“建安三号”工程,就是在花莲县建设庞大的地下工程——“佳山基地”。所谓“佳山”,由于这一地下工程建于花莲县新城乡的佳林村、秀林乡的大山村,从两个山村的村名各取一字,作为代号。

这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地下工程,从1979年开始筹划,1985年1月1日动工,到1992年6月26日才完工。从1996年起,又进行了后续工程的建设。全部工程耗资超过400亿元新台币!

花莲县处于台湾东部,背对中国内地,中间又隔着高高的中央山脉。在蒋介石时代,就在花莲着手建设空军基地。在蒋介石看来,那里相对而言比较安全。蒋经国实行“建安计划”时,决定把花莲一带的中央山脉的东部掏空,作为作战飞机的仓库,以便在战争中避免导弹袭击,保存实力。飞机占地很大,所以这个地下基地也就很大。

在“佳山基地”,挖了几十个山洞,洞洞相通,可以容纳250架战斗机。另外,从花莲军用机场到山洞,还建设了一条3000米长的飞机跑道。

佳山基地的战管中心是与台北的空军作战中心连线作业,同时还与大溪的电讯监察中心共同判读任何截听到的无线电波道。基地里装的“天网防空系统”,是空军作战司令部在换装“强网防空系统”之后转移过来的。在战情室里,五个大显示屏的正上方有一盏红灯,只要这个红灯一开始闪烁,就表示当时正有大陆的飞机出海。当然,国民党方面也会有相对应的行动。

这个电监作业已经超越远东各国,仅次于美军位于日本各地的电监站。电监中心全天候作业,让战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预先判别大陆军机的动向。

在“佳山基地”曝光之后,另一个地下秘密军事基地——“志航基地”也被搬上台湾媒体。

“志航基地”也是“建安计划”的一部分,规模同样很大。这个地下军事基地位于台东县,离“佳山基地”只有100公里。“志航基地”同样是把中央山脉的东部挖空,用作战斗机战时仓库。这里所“储藏”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向外所购的最先进的战斗机。
……

随着时代的变迁,台湾特殊的历史发展过程,给圆山大饭店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至今,饭店的走廊上仍挂着整墙的历史照片。俯瞰今朝,这个曾经被称为“蒋家行馆”的饭店,虽然早已卸却神秘的面纱,但它蕴涵的故事,仍然是说不尽、道不完。(完)

相关链接
台北圆山饭店(维基百科)
下载本文简体版(word格式)
下载本文简体版(pdf格式)
下载本文繁体版(word格式)
下载本文繁体版(pdf格式)

作者其它文章
那睫影的掩盖下,你在凝视着什么?
韩美林:悠游自在心如许,不待扬鞭自奋蹄
新疆解放:红旗漫卷西风

推荐链接
谎言与真相的博弈——邂逅长篇纪实文学《重返1976:我所经历的“总理遗言”案》
讲坛小记丨遇见惜珍——一位上海作家眼里的四川北路

2016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朱惜珍:上海马路让我魂牵梦萦
新书分享会|朱惜珍:发现武康路上的尘封往事!
海派作家朱惜珍为小学生讲授"万航渡路的故事"
作家朱惜珍:上海老洋房装点我的梦境,沪上旧风景铸就我的文字
2018年1月20号上海虹口图书馆现场讲座:当前我国周边地区的热点问题图辑
2018年05月19号上海虹口图书馆现场讲座:揭秘雍正皇帝继位之谜图辑
上海虹口区图书馆采虹书房读书会沈轶伦女士专场
上海虹口区图书馆采虹书房读书会刘常津先生专场

注:非本网站内容冬网概不负责,未经本站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信息及作品。

返回作者周军首页

                             
若您喜欢站长原创文章,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以支付宝或微信方式或点击链接捐助(金额不限)本站持续运行,谢谢大家!

中国冬网制作维护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X768以上分辨率进行浏览。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s © 1999-2020
E-mail: ljzbankersclub@vip.sina.com 本站联络电话:+852-6314 6410 (香港)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