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每天晚饭之后,我都会守在电视机旁收看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MG)央视综合频道晚间黄金档播出的二十七集电视连续剧《狮子山下的故事》(前名《狮子山下·情》)。该剧被视为港版《人世间》,将香港故事、回归历程和家国情怀融为一体,具有浓浓的香港味和人伦情。这部由内地和香港合拍的港剧首次登陆央视黄金档播出在我印象中尚属首次。为迎接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该剧于六月二十日在香港开电视频道播出;23日晚,广东卫视也开始播出该剧。在众多平台播出后,引起了观众的兴趣和共鸣。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这是一九八一年第四届香港十大中文金曲《东方之珠》,八、九十年代的内地人大多都是通过传入内地的香港流行歌曲认识香港,了解香港的,香港流行歌曲成为那个年代香港的一张文化名片,我也不例外。
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公1984年提出的“一国两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現有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的这一方针被载於《中英联合声明》。弹指一挥间,香港回归祖国即将走进第二十五个年头了,今年正好是五十年的一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回想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那天黄昏,我同父母从位于平凉路大连路的居所步行至外滩观看上海庆祝香港回归倒计时庆典活动,从外白渡桥到外滩这段路真可谓是人山人海,前行如蚁。当晚从外滩走回到家,赶在零点前守在电视机旁观看在灯火璀璨的维多利亚港畔之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的中英香港主权交接仪式直播。

《狮子山下的故事》以一家香港茶餐厅为载体,通过讲述四个家庭两代人拼搏进取的励志故事,反映香港从一九八四年中英联合声明发表到二〇一九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三十多年的时代变迁,展现了香港同胞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在逆境中不畏风雨、团结奋斗、艰苦打拼的精神。该剧演员阵容亦非常强大,黄觉及胡杏儿领衔主演,李治廷、谢君豪、吴千语、樊亦敏、周柏豪、许雅婷、梁靖康、陈家乐、杨明娜及熊黛林主演,聂远及翁虹特邀主演,谭耀文及罗嘉良特别演出。
我是从小看港剧成长起来的一代“八〇后”,想起那个时候,黑白电视才刚刚走进百姓人家。从小到大看过很多港剧,家家户户都会传来《霍元甲》、《上海滩》等主题曲,我想大家熟知的港剧有像《射雕英雄传》、《陆小凤》之类的武侠古装剧;有像《寻秦记》、《张保仔》之类的穿越剧;有像《O记实录》、《壹号皇庭》、《妙手仁心》等警匪、法政、医生职业时装剧等。而像《狮子山下的故事》这类情感生活类的港剧还是头一回看。
该剧最巧妙的构思,是将故事的舞台设置为一个茶餐厅,将茶餐厅作为观察窗口,民以食为天,人的生活离不开吃,吃可以体现地方人情,而茶餐厅是充满香港吃饭文化的地方,是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是香港人最通常的社会交际点。茶餐厅,从文化上来讲,中西合璧,既有西式快餐也有中式卤煮,既有过客匆匆也有熟人熟事,杂糅、快捷、方便、高效、规范、实用,真正是香港文化一种最直接的象征。茶餐厅可以说是一个“公共空间”,既有三教九流的来来往往,更有餐厅经营人的兢兢业业。

说起港式茶餐厅,我对它也是情有独钟。从二〇一三至今,我一共去过六次香港,每次都要去吃各式各样的茶餐厅。第一次去香港时,我就光顾了翠华餐厅。而当我工作的浦东陆家嘴金融城附近的IFC国金中心商场和正大广场内也开了翠华餐厅后,我也是第一时间去品尝。
在这部电视剧中,从并非血缘关系的三兄弟的故事到儿女们成长后的不同道路,以来自广东佛山的女性梁欢为中心,历经两代人,从“好兄弟”茶餐厅到“喜欢你”茶餐厅,形象地呈现了香港三十余年变迁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心理。
“喜欢你茶餐厅”的壮大过程中,梁欢拿手的招牌“娘家云吞”一直贯穿始终,李友好、罗梓康、罗梓良、劳永逸、劳永安、谢朗峰这些年轻人也成长起来。
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李友好,在非典来袭时面临生死的抉择;挺过金融海啸而不倒的罗梓康,在雷曼危机面前,经历着利益和良知的拷问;放弃出国深造投身中国香港教育界的罗梓良,却因为自己的身世背景而被人利用;痛失爱情和友情的劳永逸,努力守护家庭,全情投入警队工作,保卫香港平安;坚持记者职业操守的劳永安,与哗众取宠的八卦风气对抗,贯彻自己正义理念;勇敢回归内地投身建筑业的谢朗峰,往返北京与香港之间,坚信祖国将来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那个年代的香港,开茶餐厅做老板的香港人有很多,特别是在茶餐厅洗碗刷盘子的普通香港人也很多,他们非常能吃苦,努力赚钱,“狮子山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如剧中主人公所说的一句话: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每一个人都很努力,但只要努力,这万家灯火总有一盏会是自己的。梁欢们就是用这样的意志和拼搏精神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在香港回归祖国后,交出了一份拿得出手的幸福答卷。
该剧香港导演吴锦源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狮子山下的故事》中的角色大多有原型人物,取材于周边的亲人、朋友、朋友的朋友,或者某些社会新闻中的人物,而要展现草根人物最难的就是“真”,要把真正的人性表现出来,这有赖于演员对角色的信服,与之融为一体,尽量抹去表演的痕迹,而且演员之间的互动非常重要。“欣喜的是,我们的演员都很融洽,戏里戏外的感情都很好,演出时就更投入了”。
小小的茶餐厅如同时光机,见证了“东方之珠”香港由回归祖国、走向繁荣安定,最终融入大湾区再次出发的时代巨变。从“港人治港”到“爱国者治港”,从港区国安法到完善选举制度,一代又一代香港人继续写着“狮子山下的故事”,
亦激励着香港青年秉承老一辈“狮子山”精神,增进香港与内地的理解与交流,增强香港青年的身份认同感”,与内地青年并肩努力,共同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今天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突然发现,从香港回归到今天,转眼间二十五年过去了,想当初自己还是十几岁英俊少年,如今已是四十不惑的大叔了。看着《狮子山下的故事》,跟着它的时间线一天天慢慢地长大,我的心中更是感慨万千啊!日子过得太快,一生犹如白驹过隙,该剧勾起了我无尽的回忆,让我又回到了那个年代,想起了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完)
作者写于二〇二二年六月二十三日晚
注:本文作者系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
注:如果您想对对上文发表感想、评论或意见和建议的话,请用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本站留言簿。

相关链接
▲香港回归二十周年文化馆图辑
▲《狮子山下的故事》电视剧片头曲《无惧竞赛》- 黎明演唱
▲下载本文word版(简体)
▲下载本文pdf版(简体)
▲下载本文word版(繁体)
▲下载本文pdf版(繁体)
推荐阅读
▲上海抗疫之九:等待花开
▲上海抗疫之八:今夕是何年
▲上海抗疫之七:敢问路在何方
▲上海抗疫之六:再战明天
▲上海抗疫之五:并肩同行
▲上海抗疫之四:人间大爱
▲上海抗疫之三:决战上海滩天地有情
▲上海抗疫之二:从“足不出沪”到“足不出户”
▲上海抗疫之一:创造晴天
▲常泰文化之旅之翁同龢纪念馆篇
▲常泰文化之旅之常熟图书馆书缘篇
▲我的《小城故事》----台湾苗栗三义行
注:本站为公益性网站,非本站原创内容本站概不负责,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或观点。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