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人在旅途》就被王冬的文字吸引,封面是绿色字体,绘画风格有点偏卡通,配合宋体字体,颇有疼痛青春文学的感觉。人到中年还聊发诗兴,踏足多个省份阅历山水,文字细腻考究,不正是中年人的疼痛青春文学吗?
人在广阔天地间是那样渺小,再翻开书页,大篇幅的旅游笔记,我被旅行中的摄影吸引了。星空里划过的轨迹,白色或者银光;海天一色的渡轮有划过船头的白鹭;或从浦东最高处俯视下来,看到城市的星光点点,极小又多到数不清的家家户户的灯火。这就是读王老师《人在旅途》给我带来的联想。
荣誉加身的人生是金融才俊,是旅客,也是过路人。王冬,笔名梦晨,曾荣获2020年全国青年作家文学大赛散文组二等奖,第七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二等奖。书中的文字浅中入深,娓娓道来王老师用足迹丈量过的神州大地,人生记录不正是对大好河山的描绘吗?他一直在路上,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以西方价值观描绘中国大美河山,用独特视角诉说中国的各地人文,有历史,有人文,是八零后的视觉带我们打开和认知中国。
读完书的三分之二,我逐渐明白了王冬老师的视觉,在永隆银行的兴衰看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崛起,在外资银行的黄金十年里吸收西方信用体系的文明价值,在遭遇上海疫情后,金融人如何不卑不亢地体面生活,同时积极寻求中年人的人生副业:用文字记录生命的光,用摄像头捕捉峻美河山。
我最喜欢的章节是台湾游记篇,台湾宝岛,我的名字叫中国,我和母亲既熟悉又陌生。一衣带水,隔洋相望。这里有熟悉的眷村乡音,还有甜而不腻的太阳饼,只是错过的几十年内,不同的政治体制和经济模式,让相同的黄色脸容上,展现了不同的笑容,这里是矛盾和融合。曾经的亚洲四小龙,如今遭遇小岛断电,更被网友笑称“为爱发电”,一边伸手向祖国母亲要求各种经济礼遇,投资红利,一方面又持着摇摇摆摆的政治心态。
这些宝岛的人文风光,市民生活,都被王冬老师记录下来,细细阅读时,会看到上海知青子女心存的不一样的情怀,融合了高知人群的理性,又心存了文学人悲天悯人的情怀。
人在旅途,怀揣信仰,和王冬老师一样,既可以入住高级的酒店举杯交错,也可以背着十斤重的大背包,借宿农家小院看疏烟淡日下的野鸡仙鹤。
其实金融人的写作和修读哲学一样,寻求计算生命的算法,写作用笔,哲学存思,旅行用双脚,量度的就是活在大中华的命途。
我不愿只做一个过客,读完书的年轻人们,请都在人世旅途中成为光,照亮他人,照亮生命。行囊里装满沧桑和感慨,归来时目光如少年清彻,下笔时仍可以诉说中年人、老年人的“疼痛青春文学”。(完)
【作者简介】

黄诗韵,笔名王均一,广州人,爱下厨,曾任广东广播电视台少儿频道配音主持,湖北野草文学出版社成员。豆瓣签约作品有《杀死那个擦窗人》,《美食神探》,科幻作品《能量计划》连载中。
相关链接
▲下载本文WORD版(简体)
▲下载本文WORD版(繁体)
▲下载本文PDF版(简体)
▲下载本文PDF版(繁体)
推荐阅读
▲2020全国青年作家文学大赛复审入围全部名单公布
▲2020全国青年作家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漫走武汉图辑
▲武 汉 昙 华 林 印 象 图 辑
▲广 结 善 缘 长 沙 行 之 天 心 阁 篇
▲小城故事--万缕千丝的历史裂痕与友谊
▲《京口三弄》之北固山篇
▲《京口三弄》之赛珍珠故居篇
▲《京口三弄》之金山传奇篇
▲上海抗疫之五:并肩同行
▲上海抗疫之四:人间大爱
▲上海抗疫之三:决战上海滩天地有情
▲上海抗疫之二:从“足不出沪”到“足不出户”
▲上海抗疫之一:创造晴天
读者点评
编者按:如果您想发表对本文的看法或感想,欢迎发电子邮件给我们。谢谢!
注:本站为公益性网站,非本站原创内容本站概不负责,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或观点。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